聽新聞
0:00 /
0:00
將上台 工黨問題未必少
七月五日英國舉行國會大選,選舉結果如同選前民調預測,反對黨工黨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工黨所獲國會席次,為該黨於國會選舉史上第二高席次。執政的保守黨面臨慘敗,席次創下該黨於英國國會選舉史最低紀錄。
工黨大勝,部分原因得利於對手保守黨的慘敗。然而,保守黨問題多,工黨問題不會更少。目前英國政府債務升至近六十多年新高,稅收幾乎達到歷史新高,政府支出亦不斷增加。工黨上台後,如何能夠進一步提高稅收、減緩政府債務累積、及擴大公共服務,實為困難挑戰。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向富人減稅的政策失誤,引發民怨導致其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首相。在經濟成長趨緩的後脫歐時代,如何落實稅收劫富濟貧的理念,創造經濟平等與國家富裕,成為工黨的左派考驗。
保守黨執政十四年間,面臨許多外部挑戰,包括疫情與俄烏戰爭。然而,保守黨的真正敵人,卻是自己。
二○一六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使保守黨黨內疑歐派與親歐派鬥爭,演變成國際事件。公投後的英國政壇,陷入脫歐與留歐派的多年紛擾內耗。二○二○年英國脫歐後,雙方貿易的障礙間接推升英國物價並減低國外投資意願,且脫歐後英國缺工問題浮現。
高昂的生活成本、醫療體系瀕臨崩潰、移民人數攀升,成為保守黨遭民眾背棄的最後稻草。脫歐,是保守黨創造的未解習題。脫歐後,英歐關係仍存在諸多難題,特別是北愛邊境問題。
脫歐公投中,英國主要政黨皆表態支持留歐,公投後卻成了脫歐派。脫歐前,歐盟屢屢成為英國政黨政治中轉移國內問題的代罪羔羊。不過,此次大選中,脫歐成為各黨避而不談的隱形議題,好似房間裡的大象。英國主要政黨對於脫歐議題的搖擺與遺忘,凸顯政治議題的真假虛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