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二度挑戰彈劾尹錫悅!週六投票前的民調有多低?

空歡喜一場!LAWSON澄清「無來台展店計畫」 註冊商標原因曝

懷念自由空氣…藝人秦偉性侵判7年8月 第三度申請假釋結果出爐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得泰勒絲者得天下

泰勒絲(Taylor Alison Swift; b.1989)。林一平/繪
泰勒絲(Taylor Alison Swift; b.1989)。林一平/繪

林一平
林一平
當川普和拜登在二○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激烈爭鬥時,泰勒絲(Taylor Alison Swift; b.1989)似乎變成影響大選局勢的一個因素。泰勒絲是全球流行音樂巨星和文化偶像,她的行為已在政治領域中產生共鳴。她的受歡迎程度、潛在支持以及她在政治的光譜會引起何種反應?

泰勒絲無與倫比的受歡迎度讓她被《時代》雜誌選為二○二三年的「年度人物」,不僅凸顯了她的音樂實力,還將她定位為一個能夠塑造公眾觀點的文化力量。

對於《時代》的評選,川普表示不以為然,反而凸顯了泰勒絲的影響力。《滾石》雜誌透露,川普私下聲稱他比泰勒絲更受歡迎,擁有更忠實的粉絲。川普的不滿說明了泰勒絲與公眾(特別是年輕人)的共鳴對傳統政治人物構成挑戰。

關於泰勒絲在總統大選中可能支持拜登的猜測,將她由娛樂新聞版面引導到政治版面。《紐約時報》報導,泰勒絲在二○二○年支持拜登,顯示了她的政治傾向。拜登的助手正在考慮將泰勒絲作為競選代言人。

泰勒絲的音樂通常涉及到情感、自由和成長等主題,契合年輕人的生活體驗,成為許多青少年的共鳴點。泰勒絲在社交媒體上直接與年輕選民互動,分享個人生活、觀點和社會問題,建立了一個真實而親密的形象。泰勒絲在社會公義的言論和行動也與許多年輕人的價值觀相符,贏得他們的信任。根據《紐約時報》的觀察,泰勒絲去年的一條Instagram貼文引發了三萬五千個新的選民登記,證明了她的激勵作用以及動員能力。

《新聞周刊》的民意調查顯示,卅%的卅五歲以下美國人表示,他們更有可能投票給泰勒絲支持的候選人。相比之下,只有四%的六十五歲及以上的美國人似乎會認同泰勒絲支持的候選人,凸顯了她的影響力可能存在的世代差異。然而隨著年輕人在選舉中的影響力愈來愈大,泰勒斯不只造成象徵性的影響,還可能造成選民偏好的實質轉變。

《滾石》的報導提到泰勒絲「讓右翼分子大為震驚」,凸顯了她爭議性的影響力。「右翼陰謀理論者」聲稱泰勒絲與男友凱爾西(Travis Kelce)的關係「是深層國家陰謀,旨在為二○二四年選舉中為拜登拉攏支持者」,為選舉的影響力添加了一層複雜性。這一陰謀論在NFL超級盃(Super Bowl)即將開始之際提出,反映了泰勒絲的行動和感情交往在政治話語中受到放大鏡的審查。前總統候選人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認為超級盃在無形中被泰勒絲操縱以支持其男友凱爾西。拉馬斯瓦米這個「瘋狂」陰謀理論證明泰勒絲千絲萬縷的連結,交織於體育、娛樂和政治,展示了她影響力的多面性。

很明顯,泰勒絲能夠在美國總統大選過程影響公眾觀點。從她極高的受歡迎度和潛在支持,泰勒絲對政治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她在選舉敘事中的存在將成為現代政治的一個象徵,彰顯了名人影響在現代政治的重要性。(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拜登 美國

延伸閱讀

大家都想搶泰勒絲!梅根傳寫親筆信請她上節目卻被打槍

泰勒絲巡演旺經濟 泰總理讚新加坡政府資助很精明

泰勒絲為何不來?泰總理爆料:新加坡每場補助9千萬搶獨家主辦權

遭爆泰勒絲特別座疑膨風?周杰倫再嗆:狗吠代表你還行

相關新聞

「六無主委」提油救火 人民無望

新春期間,海巡署小艇在金門海域撞翻陸籍漁船卻沒錄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第一時間未開誠布公。民進黨政府仇中,如果陸籍漁船違法...

影像傳雲端 托嬰怎安心

有關托嬰中心影像是否上傳雲端的爭議不斷,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召開北中南共計三場「托嬰中心監視影像資料運用雲端系統儲存相關議...

大屋頂下/「三個面對」與「三個回到」 從八田與一回到蔣經國

兩岸正在等待五二○開啟新局之際,金門發生覆船,弄得氣氛很糟。但覆船只是偶發的局部事件,不免有針鋒相對的操作;兩岸新局則應...

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為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

開戰有存糧 強過二戰吃番薯籤?

賴政府上任未幾,時時強調新兩國論,成為大陸兩度圍台軍演口實,雖然股市照漲、房價續飆,但有識之士已感受到暴風雨前夕的寧靜。

台灣民主正走向死胡同

行政院前副院長鄭文燦遭控擔任桃園市長期間涉嫌收賄,廿七日檢方依貪汙治罪條例等罪起訴,並向法院建請從重量刑十二年。全案移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