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衝突論 美動機何在
俄烏戰爭後美國不斷的宣傳,台海危機升高將危及世界經濟,部分西方主要國家基於國家利益,也立即加入鼓吹。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日前於受訪時再次強調,台海發生衝突對全球經濟將是災難,且數以千萬計的人將面臨軍事威脅。台海是美中衝突的重要著力點,當然要結盟採取一些行動,而台灣是這個同盟的要角。
全球化、供應鏈等都是一種連結,這本可雙赢,但一旦因激烈競爭到將可能取代對方,就可能會發動衝突,尤其是長期占優勢的美國。
過去美國為對抗蘇聯,與中國在經貿、科技等方面有過連結,近年來中國崛起後,美國反過來利用這些過去與對方連結的產物,企圖壓制中國而引發許多衝突;這就好像貌合神離的夫妻,彼此無法忍受對方的存在,但又無法完全脫鉤,就將過去關係的產物,拿來做針鋒相對的籌碼及武器。運用到地緣政治裡,經貿、移民、半導體、網路等都拿來當武器,台海衝突當然要當做籌碼,總統選舉也可作為美國國內爭取選票的凝聚工具。
就像當年抗蘇有北約一樣,反中抗中也必須有同盟;美國需連結台海附近主要國家如日、韓、澳、菲等國,但要連結這些國家需有連結劑,台海危機就是最好的連結劑。它不斷的鼓吹台海危機對周邊國家在生命財產、經濟、安全上的威脅,以此強化結盟,自認這是更有效率、更有效的手段。
其實,台海低成本衝突早已開始,衝突的手段與武器很多,有形和無形的都有;戰爭與和平的邊界線早已被消弭,新的鬥爭發生在網際網路、邊境管制、科技、供應鏈及經貿體系中。這些鬥爭如全面展開,也會影響人民的生計、生活及生命、財產,與武器戰的影響層面不會相差太多,受害者也從軍人變成包括平民,影響的人更多更廣。
台海危機是美、中、台三方交互作用的結果,受害最大的是台灣人民。美國口説關切台海危機,但卻以高姿態對話,一直都無顯著的成果。而台灣方面連對話都未積極設法去做,戰略以聯美嚇阻為主,危機無法降溫。
對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生命財產以及生計,人民本身也必須對國內外政治及兩岸關係有充分的認知與判斷,發揮強大的影響力,為本身的安全福祉盡一分力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