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見不見 台都是輸家

大陸外長王毅昨天在《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倡議與行動》白皮書新聞會上表示,有關拜登和習近平是否年底再會,正與多方溝通並適時發布消息。外界解讀中共尚未關閉拜習會的大門,但是相較於大陸的態度,美國為何更急於拜習會,是台灣需留意之處。
美國從川普在任中後期,開始大舉反中大旗,拜登接續其政策;不同之處在於美國正重返多邊主義,希望與北京有暢通的溝通管道。另一方面,卻又禁止中國取得高科技的關鍵技術,以維持美國的優勢地位,即所謂的「小院高牆」政策。
拜登和習近平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議,是在去年G20印尼峇里島峰會。之後,美方多次表達希望拜習能再會,結果中共都已讀不回,美國只好派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今年陸續訪問大陸。北京當然知道華盛頓的盤算,但在美國新兩手策略下,尤其是對台政策說與做的不同,中共不願隨之起舞,所以習近平缺席今年在印度G20峰會及聯合國大會,為的就是不願與拜登碰面。
聯合國大會開議前夕,傳來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地中海渡假島國馬爾他舉行多輪會談,聚焦在台灣議題上。隔天布林肯與中共國家副主席韓正,在聯合國大會舉行場邊會議,雙方都重申中美關係對國際穩定的重要性,布林肯強調台海的穩定,韓正提醒雙方須展現合作誠意。上述兩場會議的核心議題都是台灣。
然而,中美最大的歧見也是台灣,假設中美都不願兵戎相見,就有交易的空間。美國希望台灣維持現狀,不要過激中共動武;中共不容許台灣脫離祖國,欲阻止外來勢力與台獨勢力結合。因此,雙方至少可以達成的交易是,美國承諾限制台灣政治人物的言行,不讓台獨成真,以換取中共不採取實際的軍事行動。簡言之,由中美共管台灣,遺憾的是,美中都忘記問身為利害關係人台灣的意見。
我國防部說近來敵情確實蠻異常的,連美國太空軍都研究與大陸熱線的可能性,可見兩岸爆發戰爭並非不可能。筆者相信中美幕僚私下的溝通頻繁,以防止戰事發生,其結果端視年底亞太經合會的發展。如果屆時拜習再會,表示中美已達成某種程度的交易與妥協,代價當然是台灣;反之,兩岸離戰爭邊緣更靠近了,台灣仍是損失最大的一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