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加坡怎麼建軍?以色列顧問團協助打造

政壇MeToo案/朱學恒二度強吻鍾沛君遭起訴 下午2點半首度開庭

直擊/台灣寶可夢中心今開幕!夜排破1500人「沒排格子沒號碼牌」代排團超不爽

打開真相 鑰匙在你我手中

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宣布請辭後,綠營上下一片惋惜之聲,甚至有人主張要把陳吉仲放在不分區立委提名第一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業部前部長陳吉仲宣布請辭後,綠營上下一片惋惜之聲,甚至有人主張要把陳吉仲放在不分區立委提名第一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遭各界批評戀棧權位的陳吉仲終於下台,但是他給農業(大補貼)及文官體制(只重關係不重專業)留下的遺毒,將繼續毒害台灣農業,若不徹底剷除,很可能斷送台灣農業的未來。

近兩年來,台灣民眾已經受盡了缺蛋、食安風險和物價高漲的痛苦,也厭倦了農業部官員們為了圓進口雞蛋黑箱的謊,在媒體面前臉不紅氣不喘胡謅硬拗,不僅讓專業人士看不下去,也讓民眾對政府失去信賴。而真相迄今依舊未明,消費者對進口雞蛋品質及食安的疑慮難除,受害最深的是民眾的健康,也再度驗證「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高官們敢冒大不韙,憑藉的正是只要主子不說話,任天下人唾罵,亦無人能奈我何,眼裡沒有責任政治和道德倫理,遑論人民福祉。「小英男孩」恃寵而驕,施政一錯再錯,民眾在無奈和憤怒之餘,亦該反省孰令致之!

權力可以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古今皆然,無論政黨顏色,民眾都必須綁緊權力這隻野獸,期盼民眾在經過蔡政府執政這些年的痛苦後,能學到慘痛教訓,不再搞偶像崇拜,再遭民粹綁架。

素質優良的公務人力是提升國家競爭與政府效能的基石,然而,蔡政府這些年恣意破壞文官制度,不僅大量任用學生、親信和派系中人,還改採雙軌制擴大無須經過國家考試的政務職位,文官體制幾乎變成「分贓制」,用人不是基於專業能力,而是看黨派和忠誠,更不需要有任何中立的觀念,致使公務員態度轉為消極保守,施政亂了套,忘了「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的古訓,致社會亂象重生,施政愈來愈離譜,民眾對於政府效率和文官工作績效強烈不滿,也失去對官員的尊重。

台灣民眾想要重回正軌,過安定生活,除了需政黨輪替外,未來文官體制也必須重整,例如關閉晉用後門,疏通升遷管道,落實績效管理,依法行政,遵循行政中立法,讓政治不再凌駕專業,重新找回公務員為人民服務的熱情和民眾的信賴。

立法院開議後行政院長陳建仁雖然道歉,並提出所謂五大精進措施,但真相依舊未明,在野立委若仍無法給行政院足夠壓力,讓真相大白,就應考慮上街,展現人民力量,否則將有負民意付託,也不必期盼選民會把選票投給無力幫民眾監督政府的民代;同樣的,賴清德若繼續沉默、繼續包庇行政團隊,不願跟民眾站在一起,選民又怎會放心把治國的重任交到他手上?

「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是政客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術,而當前進口蛋的荒腔走板,正暴露出蔡政府施政的無能與無心,這難道是當初八一七萬支持者所樂見的嗎?護衛食安人人有責,護衛家人生命安全,尤其免於戰亂更是責無旁貸,這靠的是行動,不是口水,而政客只在乎選票。面對政府的倒行逆施,高官的無賴無恥,民眾別只顧自怨自艾,畢竟打開真相的鑰匙就握在您手中!

延伸閱讀

畜產會進口蛋資料來了 北市衛生局一看傻眼:都是公開資料

新竹市液蛋品8成來自勤億 議員要求國稅局介入強力稽查

混蛋與混油案驚人相似 立委馬文君:農業部和頂新誰更混蛋?

苗博雅為蛋發聲遭疑慢半拍 羅智強諷:護航民進黨選民看眼裡

相關新聞

寄語藍白合 新四綱救國

日昨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在馬前總統見證下達成合作協議,讓在野黨有機會集結力量下架執政民進黨。

藍白合成局 4個當務之急

在馬英九前總統見證下,侯友宜、柯文哲與朱立倫的藍白協商終於成局,這成局確實得來不易,也讓本來被認為歹戲拖棚的戲碼,反轉成...

藍白不合 賴笑到最後

馬英九前總統透過辦公室提出全民調,希望能夠整合藍白,讓侯柯二人共組最強組合,下架民進黨,但會有結果嗎?

藍白合必定要策略聯盟

距二○二四大選不到一百天,儘管多數民意支持再次政黨輪替,但藍白合陷入僵局,雙方各有盤算也難聚焦。雙十前夕韓國瑜臉書貼出與...

打開真相 鑰匙在你我手中

遭各界批評戀棧權位的陳吉仲終於下台,但是他給農業(大補貼)及文官體制(只重關係不重專業)留下的遺毒,將繼續毒害台灣農業,...

善用AI翻轉教育 顛覆資源不均

近幾年人工智慧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經營網誌、撰寫宣傳文案到案例分析,AI的應用無處不在。在教育領域,AI被視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