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是藍吃掉白或白化解藍?

自國民黨決定徵召侯友宜競選二○二四中華民國總統以來,民調並未顯示出人選確定後的上升情勢。根據日前《聯合報》公布的民調,相較於四月底,支持率甚至反而下滑五個百分點,僅微幅勝過柯文哲。自家政黨者的支持度,皆不及賴清德和柯文哲外,中間選民的支持率,亦呈現落後現象。這著實是莫大的警訊!豈料國民黨仍深陷多頭馬車的混亂,其左支右絀之情形,真不知還得持續多久,方可底定全局。
綜觀民進黨無論在內政、外交、兩岸、國防的施政表現,或清廉、學倫等道德信用破產的問題,都讓人民失望。去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其大幅流失傳統票倉的年輕族群和中間選民的支持,創下建黨卅六年來的最差紀錄,僅五縣市獲勝,或可反映出民眾對其口號治國的疲勞感和厭倦。
然此選舉的暫時勝利,似讓不少人過度樂觀,誇大了國民黨的實力,誤以為國民黨可乘勝整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管總統大選、立委過半,皆可手到擒來,再次執政!殊不知選民只是更討厭民進黨而已,國民黨要取得總統大選的勝利,變數多多!
事實上,從高虹安的勝出,或可明白國民黨並非選民討厭民進黨的唯一選項。雖然白軍基本上就是柯文哲一人黨,但猶如他自詡的—「固然民調低,但講到總統大選,藍綠都得怕他!」現今的政治氛圍確實給了他足以影響結果的一席之地。坦白說,民眾黨若能夠充分發揮,以更彈性的運作方式吸取國民黨的票源,再加上其他小黨,未來將成為極困難預測的「多黨派民主合作」局勢,屆時將考驗相關政治領袖的耐性和政治素養!
一旦如此,那號稱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將受到嚴酷的考驗!遑論總統大選,若立委席位越選越少,那國民黨是否保有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便只是向歷史借時間的問題了。
一個多星期以來,隨著徵召後的混亂,藍白合的建議或揣測甚囂塵上。然因泛藍的核心力量,並不喜歡「柯白黨」,其合作的可能機會,似比想像困難許多。以去年底台北市長的選舉為例,經中廣蓋洛普民調的交叉分析,發現蔣萬安的支持者,竟無一人願意轉而支持民眾黨的黄珊珊;反之,支持黄珊珊的選民,亦無一點可能願轉向支持蔣萬安。顯見兩政黨支持者壁壘分明之勢。
國民黨要能重新站起來,根本之道在於重新取得中產階級和年輕選民的信任。因此,侯友宜必須立刻想方設法,爭取知識藍及戰鬥藍的公開支持,以掌握大局穩定民心。否則,一旦民調再下滑、鬆動,誰能保證換柱戲碼不會重演呢?如此一來,前次的勝利便只是「全民討厭民進黨」的短暫逆襲而已!(作者為台北市立大學特聘教授、前體委會主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