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戰爭成台灣的國際代名詞

近期台海局勢在中美博弈與民進黨政府「備戰」的言行推促下更顯風急浪高,台灣社會不乏有識之士發出「反戰」與「和平」呼聲。但在民粹的政治氛圍下,湮沒了理性的討論聲音,他們往往因被貼上「投降主義」等標籤遭圍剿噤聲。
然而,台海情勢危急,看在台灣周邊地區的眼中,已成不得不面對且需極力避免被捲入的一項重要議題。日本與沖繩的和平運動人士,於去年組成「不讓『台灣有事』發生.沖繩對話項目」,主旨即強調「不要讓台灣和沖繩成為戰場」。第二回座談會於四月廿九日在《琉球新報》大樓演講廳舉行,筆者受邀與會發表「何為『台灣有事』?」主題演講。
經接受當地媒體專訪,與連日和多位學者及民間反戰人士密切交流後,筆者最為直覺的印象,莫過於他們的確相當擔心一旦台灣發生戰事,駐有美軍基地的沖繩必然會被捲入,勢必成為當地居民一場巨大的災難。故而沖繩最有影響力之一的媒體《琉球新報》記者多次向我們關切「台灣有事」發生的機率到底有多高。
其中一天,主辦單位特意安排我們參訪了一九四五年沖繩戰役的遺跡,以及現有的普天間、嘉手納美軍基地,還有動工中的邊野古新基地。當地的和平教育志工向我們展示各種自製的歷史圖片與地圖等資料,目的在於傳達戰爭生靈塗炭之慘烈,當年從十五歲到七十五歲的當地男性都被徵兵動員,女性投入醫護隊伍,結果大部分都是一去不回,居民甚至面臨被迫「集體自殺」的悲慘命運。至於倖存者,更是承擔了莫大的心裡陰影,記取戰爭的教訓,不願鼓勵子女從軍。
此外,美軍基地對當地居民的侵害亦顯而易見。沖繩僅占日本國土面積約○點六%,卻集中了七十%的在日美軍軍用設施。高齡七十五歲的邊野古基地抗爭人士浦島悅子女士語帶無奈又悲憤地告訴筆者,「民主國家」不尊重住民的反對意識,仍強行建設基地,破壞當地自然環境,根本是一種「卑鄙的犯罪行為」,她希望沖繩縣「不要成為戰場」。
台沖對話項目的價值之一,在於沖繩的歷史與現實都是台灣的前車之鑑。特別是美方高官多次向台灣推銷「全民皆兵」、「武器庫」等軍事「刺蝟」或「豪豬」設想,還有「毀台論」等狂想,民進黨高層則以「不能懷疑美國」作為政策指引。難道台灣還要重回冷戰時期,再次扮演美國「不沉航母」的角色?
在交流的過程中,出身沖繩的東京成蹊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小松寬博士,提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他說:「沖繩反戰運動與民主化乃齊頭並進,不解台灣民主化至今,為何竟與再軍事化結合在一起?」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省與深思,莫讓「戰爭」成為台灣的國際代名詞。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