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訪陸 中華民國不言而喻

馬英九前總統卸任後第七年,總算符合蔡政府修法後之規定,可前往中國大陸訪問。馬前總統此行,綠營人士一再醜化、酸言酸語,認為其大陸行「喪權辱國」、「矮化中華民國」;但個人從馬前總統的行程規畫來看,此行就是中華民國的尋根之旅。
馬前總統行程首站南京市,恰是中華民國首都所在地,當年的總統府依然存在,南京中山陵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安息之地;安排這兩個點,中華民國依舊存在的事實不言而喻。此行也安排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更凸顯八年抗日戰爭勝利是中華民國的貢獻。
馬前總統行程第二、三站在湖北與湖南的城市,其中武漢市是中華民國誕生地、是武昌起義的地點,武漢市更是八年抗戰保衛戰的重要據點,犧牲慘烈但成功遏阻日本進軍陪都重慶,同時也讓日本大量部隊陷於中國戰場。
第三站是馬前總統老家湘潭市,是祭祖的行程,彰顯兩岸是一體與一家。尤其是國共內戰,有近三百萬人隨中國國民黨移居台灣,這近三百萬的移民,恰是台灣經濟能在二戰後迅速崛起的主要力量。與湘潭市鄰近的長沙市為湖南省省會。湖南大學是中國大陸重點大學,當然有安排台灣學生參訪交流。而訪問長沙的意義在於,八年抗戰中長沙有三次大會戰,中華民國都以慘勝收場。武漢與長沙都是八年抗戰的重要戰役據點。目前這兩座城市都有保國衛民英烈的墓園,個人認為馬前總統行程可列入參訪。訪問湖南、湖北,一方面具祭祖意義,另一方面表述中華民國是八年抗戰的奉獻者。
第四站重慶市,是中華民國抗戰的臨時首都,對中華民國存在的意義不言自明。馬前總統的陪都行,亦應前往抗日英烈墓園憑弔,來彰顯祭祖行不是只有自己家族,更擴及為中華民國犧牲的先烈。
最後一站上海市,是目前中國大陸經濟最繁榮的城市之一,人口規模目前與台灣相當,GDP已超越台灣,可讓台灣學子體會願意改革,國家社會就會進步。台灣學子若有心觀察上海的改革開放,可看到一些台灣經驗複製在上海,讓台灣學子體會中國國民黨帶領的中華民國,對台灣這片土地的付出與貢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