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重大火車事故 至少50人喪生、500多人受傷

美債限擔憂緩解+就業報告強勁 道指狂飆逾700點、那指連漲6周

不挑釁不仇中 兩岸就和平

美國百年刊物《外交事務》日前專文「不要為台灣恐慌」,意思是「如果美國的穿針引線,是在遏阻,不是挑釁」對岸,台灣沒有戰爭的危險。反之,如果美國是挑釁,甚至持續升高,也許會讓戰爭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近年來,在備戰才能止戰聲浪中,這篇文章是空谷跫音。

美國在烏克蘭,從遏阻進入挑釁,惹出俄羅斯愚蠢犯罪入侵。華府從二○一四起協同英國等北約盟國,積極培訓烏軍,並給予四十億美元軍援。二一年軍事動作更大,先是北約從愛沙尼亞發射廿四枚火箭模擬攻擊俄羅斯空防,繼之六月北約重申承諾烏克蘭入北約,七月烏美兩國聯合邀請卅二國在黑海作戰演習,十月美烏簽訂戰略國防架構,然後從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初,美國與英法西義希在地中海聯合軍演,出動廿三艘船艦與六十五架飛機,有六千多人參與。

美國在台灣,是在遏阻,還是挑釁中國大陸?國人會有不同判斷。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去年出專書《台灣的勝算》,提供值得深思的觀察與專業見解。該書指出,原本得到蔡總統肯定、也是全書詳細鋪陳的「不對稱作戰」,從二一年三月起已消失;並且,該詞列為軍中禁忌,再也無人提起。若「不對稱」一詞仍使用,內涵與他所述已迥異。這是重新回到「傳統觀念與武力」的「戰機對戰機、戰艦對戰艦、戰車對戰車」等思維與實踐,包括以長程飛彈攻擊對岸。這些武器顯得威武雄壯,卻是虛榮,我們的財政與人力無法撐持。

該書所述,是否準確?原先為人肯定的不對稱戰略,如果已是明日黃花,原因何在,跟美國有關嗎?同樣很重要的是,是美國挑釁而我們配合在先?還是北京近年來的船艦軍機越線在先?這裡,國人同樣有不同意見。不過,認為華府先挑釁,還是北京先動手,應該都不會否定李將軍看到,也是國人感受到的事實。他說:「過去幾年台灣的大陸政策官方與部分媒體的發言…在民間孕育出來的仇中、反中情緒…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絕對有弊無利」。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近日演講,誠懇相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台灣不同。在《艱難的抉擇》這本書,他的舉例可能冒犯一些國人,雖然良藥總是苦口。

他說,芬蘭的新聞自由歷年都是名列前茅,但其領導人明白,想要維持國家獨立,就需要限制某些國內的政治活動;記者也說,「芬蘭人捨棄了滿足激情的奢求」;接著大眾很快也理解;匈牙利出身的美國歷史學家盧卡奇則有意見,可能讓有些人氣惱:「得在新聞、出版等傳媒上克制言論表達。」這些芬蘭人及專家的看法,與李喜明將軍引述的《韓非子》,異曲同工:「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美國在台協會 北約 芬蘭

延伸閱讀

談美中關係 陸外長秦剛:令人遺憾依舊「春寒料峭」

美中貿易會長:美企在中國製造產品 7%銷回美國

美國對敘利亞報復空襲 親伊朗武裝分子19死

美股在銀行震盪下連兩周收高 銀行若收傘將添衰退疑慮

相關新聞

性騷有理該寫進綠黨綱

近日民進黨「又」接連爆出性騷案,首先是婦女部前黨工發文稱曾遭性騷,被當時的婦女部主任壓下,還問該黨工「為何不跳車?」更可...

大屋頂下/共同跳脫單邊主義 兩岸安全不可分割原則

對照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本文嘗試討論一下「兩岸安全倡議」。

失去黨魂的民進黨 應被替換掉

「清廉、親政、愛鄉土」曾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這個標語處處出現在民進黨的重要場合,尤其每遇選舉,響徹大街小巷;這是在一九九...

為什麼進口雞蛋還要補貼? 蛋的啟示:政府萬能或失能

進口要課關稅,天經地義。WTO為了大家共好,要求大家共同削減關稅,FTA(自由貿易協定)為了要大家更好,也要求簽署國之間...

解決通膨與詐騙 總統選戰關鍵

面對二○二四選戰,物價的上漲與詐騙的預防絕對是關鍵,尤其當我們回顧二○二二選戰過程,民眾對於生活上的相對剝奪感,將是決定...

晶片戰 美利益≠台灣利益

政治經濟學領域有句名言:「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不管目前感覺多麼篤定的事,謹慎決策者不應輕易將目前的現象視為長期常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