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農委會滅農? 政府應分工解蛋荒

自農曆年以來蛋品短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農委會,最近兩天,農委會的主張與發言更加引起產業團體的不滿與埋怨。農委會滅農(小農)之說,似乎成了產業界的共同語言。
農委會職掌著產銷調節,肩負著平穩物價穩定的責任;同時輔導農民在技術與管理方面的提升與精進,與產業關係密切。但曾幾何時,農委會與基層似乎愈離愈遠,是因為產銷督導又會牽扯到價格與政治的關係嗎?總之,農委會與現實基層脫節已是事實。產銷之所以無法平衡,資訊掌握脫軌,或許與這些事情也不無關係。
在筆者的認知裡,農委會職掌的應該是產業發展的技術、管理與產銷環節。而市場價格、數量不足是否開放進口,理應是經濟部的職掌業務才對。進口品,不論是蛋、肉、還是其他農業產品,都是商業行為,且都是經濟部商業司轄下的公司行號處理,應由經濟部處理,農委會則應就進口商品的疾病蟲害進行管制與檢討。當然,負責食品安全的食藥署應該照顧全體國人的健康,針對藥物、農藥殘留或運輸過程的食品安全進行積極查核。有如此的分工,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目前的農委會,肩負了太多的責任與壓力,承擔了不必要的政治口水。如此一來反而失去焦點。主委與底下長官及技正應該積極處理產業環境與提升競爭力,並使產銷趨於穩定,且能有效掌握產銷數字,而不是四處尋求進口國家,並且與產業產生對立關係,甚至要求農委會官員不要接產業相關人員的電話,這是何等的傲慢與自大!
目前產業有許多的亂象,不過,創造亂象的不會是單一事件或對象,農委會自己也該責無旁貸。但為了處理短期問題而失焦,並犧牲了產業的未來,筆者認為很不妥。如同前述,若這些問題如此嚴重,政府更應讓跨部會團結合作來處理問題,而不是讓「不專業」的農委會去處理「經濟與民生問題」。希望溫暖內閣能夠仔細思考,讓專業回歸,讓部會各司其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