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第二人!蔡依林登日本「THE FIRST TAKE」 粉絲爆動

悼六四被港警逮捕 台大僑生劉家儀已保釋今報平安

他以為晚半年退休可爽領50萬 因勞退「舊制1規則」差點少領2百多萬

馬赴陸祭祖意義與價值

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並率台灣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本報資料照片
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中國祭祖,並率台灣青年學子與中國大陸學生交流。本報資料照片

馬前總統在疫情方歇、兩岸兵凶戰危、中美對峙毫無緩解之下,不畏抹紅與賣台之攻訐,決定到大陸祭祖並與青年交流,其所傳遞的訊息既具勇氣,且富睿智。相對於李登輝前總統當年的日本行,馬前總統的大陸祭祖更有中華民族不忘本之初衷,以及寄望於青年象徵未來的寓意。

謹就馬前總統此行之意義與價值略綴數語,供讀者參酌:

一、憲法增修條文前言指出「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並明文規定:「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奠定了兩岸關係法制化的基礎。儘管台灣民主多有沉痾,但大陸的砲彈威脅,傷害的卻可能是反對台灣獨立人民的情感或生命。試問:如果武統造成台灣破毀,那麼國或不國,還有意義嗎?也就是國家統一只能以和平方式完成。

如果法治是理性的象徵,那麼,法治不彰,理性沉淪,就是惡魔竄起的沃土。法學家勞特派特曾說:「國家是為人類而設,而非人類為國家而設。」國家主權是追求個人主權的手段。基此,如果台灣人民為了虛無縹緲的國家主權(如台灣獨立、更不用說充當霸權棋子),而犧牲自己和家人的主權,顯然是本末倒置了;大陸亦同。

二、兩岸自一九四九年起分治至今,「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馬前總統語)乃兩岸的政治現狀最貼切的描述。大陸當局支持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如WTO、WHA等)也是兩岸共謀國家統一的重要利多。中國共產黨因為內戰及其延伸,而不喜歡中華民國存在的代表性,或可理解。但是為了嚇阻台灣獨立,除了排斥台灣(或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甚至以武力相向,就有商榷空間。中華民國地位的承認是國共內戰和解與「良制一國」方案不可迴避的議題。鄧小平先生曾說「中國永不稱霸」國際,習總書記可對兄弟之邦的「台灣」、「中華民國」表現更多善意。一旦「善意」定調,則兩岸之間的個人認同、社會連結、族群融合必可得到相應的確認,對等的啟示必將在兩岸交流中產生綜效。

大陸對台灣(中華民國)的立場眾所皆知,不可分裂的台灣是兩岸關係重中之重的立場,也是中華民族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利益,而這項利益與中華民國的生存發展也是不謀而合。既然台灣在經國先生生前可以終止戡亂,習總書記也可在精神與心理兩個層面解嚴(包括將部隊撤退到一定的界線),藉以宣告兩岸和平新時代的來臨。

馬前總統的大陸祭祖與青年交流刻意避開北京的政治敏感,但所到之處又充滿兩岸「共同抗戰」的「隱喻」。往者已矣,來者可追。讓兩岸兄弟認同只有和平,唾棄戰爭!保持善意、建立良制!兩岸要追求的是良制,這並不表示兩制不好,而是良制才可以確保統一成功!

青年

延伸閱讀

關注陸方如何出招 邱太三:幾年前就知馬英九想再辦「馬習二會」

魔導機關RPG《創神之阿爾斯馬格納》31日登Steam 鍊金術學徒流浪大陸拯救世界!

台宏邦交生變 鄭文燦:大陸外交暗藏債務陷阱

綠委:馬英九將成為當代李後主 小心不要惹宋太宗生氣

相關新聞

性騷有理該寫進綠黨綱

近日民進黨「又」接連爆出性騷案,首先是婦女部前黨工發文稱曾遭性騷,被當時的婦女部主任壓下,還問該黨工「為何不跳車?」更可...

大屋頂下/共同跳脫單邊主義 兩岸安全不可分割原則

對照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本文嘗試討論一下「兩岸安全倡議」。

失去黨魂的民進黨 應被替換掉

「清廉、親政、愛鄉土」曾是民進黨的核心價值,這個標語處處出現在民進黨的重要場合,尤其每遇選舉,響徹大街小巷;這是在一九九...

為什麼進口雞蛋還要補貼? 蛋的啟示:政府萬能或失能

進口要課關稅,天經地義。WTO為了大家共好,要求大家共同削減關稅,FTA(自由貿易協定)為了要大家更好,也要求簽署國之間...

解決通膨與詐騙 總統選戰關鍵

面對二○二四選戰,物價的上漲與詐騙的預防絕對是關鍵,尤其當我們回顧二○二二選戰過程,民眾對於生活上的相對剝奪感,將是決定...

晶片戰 美利益≠台灣利益

政治經濟學領域有句名言:「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不管目前感覺多麼篤定的事,謹慎決策者不應輕易將目前的現象視為長期常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