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馬訪抗戰遺址 另類行銷九二共識

馬英九赴陸行程曝光,因時機敏感,有人憂心被「促統」,影響二○二四大選。我則認為其除祭祖掃墓外,還欲訪包括張自忠陵園、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四行倉庫等抗戰遺址,其中意義耐人尋味。
擺脫選戰思維,以宏觀角度論,我國統治大陸時期的對日抗戰勝利,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惜自退守台灣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失去歷史話語權。面對美國背信斷交,我國形同「被遺忘的盟友」;加上外有日本諱談侵華罪行、國內有當權者出於政治意識型態,借所謂「中華民國台灣」與一九四九年前的歷史及固有領土作切割,導致我年輕一代多數只知二二八,不知有抗戰。
更甚者,中共多年來刻意扭曲抗戰史、搶功自誇,以掩飾其當年趁亂發展壯大真相。以致主從不分,竟形成對岸今日所謂「正面戰場國軍擔負正規戰任務,敵後游擊戰歸功八路、新四軍」的通說。
不容青史盡成灰,幸蔣介石日記與其他史料陸續解密,近來兩岸與國際對二戰中國興起研究熱潮。昔國軍抵抗犧牲之功,隨之重獲肯定。二○一四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七十七周年紀念日,郝柏村參觀橋畔「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時,曾針對展覽活動模糊「抗戰由誰領導」高聲抗議,勇氣令人動容。
欲興其國,先興其史。我期待馬能順應潮流、效法前輩,藉與復旦、武漢、湖南大學交流機會,偕兩岸學子發掘抗戰經過,導正視聽。如此既迴避統戰疑慮,又能藉對話與交換共同記憶化解緊張敵意,更彰顯我國歷史功業,始可謂不虛此行矣。
蘇起希望馬到大陸重提「九二共識」,但不論明示或暗示,此番我卸任元首頭一回登陸追懷抗戰,或將如連戰「破冰之旅」掀起新一波「民國熱」;並提醒世人正視中華民國曾經統治大陸、成功抵擋外敵侵略,現仍存在的事實。
如果此舉不是「九二共識」的「各自表述」,什麼才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