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魚骨品管與ChatGPT

執行大型資通訊整合型計畫,協調成本甚高,往往用魚骨圖來表示一個計畫各分項計畫間的關係,也表達一個技術各分技術之間的關係。魚骨圖中代表「脊椎」的核心技術要十分紮實,必須能支撐每一根「肋骨」的分項計畫,不可以一抓起「脊椎」,「肋骨」就掉落一地。魚骨圖應力求簡潔,清楚描述,讓人一望而知計畫的精髓。而計畫管理圖表可由資訊軟體產生,例如EdrawMax是一款可以繪製魚骨圖、心智圖、組織圖、樹狀圖與甘特圖的思維導圖製作軟體,可輕鬆設計出兼具視覺化與美觀的組織圖。我思索如何將ChatGPT插入EdrawMax進行自動生成,產生出優化的結果。
魚骨圖又稱因果圖,是由日本質量控制兼統計專家石川馨發明的一種圖解法,用以辨識和處置事故或問題的原因,這正是ChatGPT可大展身手之處。石川馨的品管觀念主要受到美國人戴明的啟發,將戴明的觀念導入日本系統,提倡品管圈的概念。這概念最早被日本電信採用,後被很多日本公司採用。石川馨據此寫了《質量控制》一書,獲得了戴明獎。
戴明如何影響日本人?二戰結束,麥克阿瑟將軍占領日本,一直要洗日本人的腦,要他們美國化,忘掉日本天皇。當時日本製的產品水準不高,品質不穩定。麥克阿瑟就派戴明到日本來教桃太郎「美國人是怎麼做的」。戴明在日本舉辦研討會,教他們如何控管品質。一群日本人愣愣的在研討會中認真抄筆記,讓戴明相當感動,覺得以他們的學習態度,應該可以讓日本製造業在五年內有所進步。沒想到日本人雖然愣愣的,但一板一眼卻也是優點,做事不打折扣,照著抄來的筆記一一實現。很快在兩年內就脫胎換骨,也嚇了戴明一跳。
戴明的品管理論說穿了很簡單:「顧客要的不是完美的產品,而是可靠的產品。」換言之,產品的變異性要低才行。這點在電信系統尤其重要。我看過很多通訊相關論文,都號稱所提的方法很好,但可惜變異性太大,可靠度太低,無實用價值。
最妙的是,美國人反而不知道有戴明這號人物。在一九八○年代,美國產品(尤其是汽車)被日本貨打得落花流水,只好不恥下問,去日本取經。結果發現日本人那一套竟然是由美國人戴明學來的,當場為之氣結。日本科技界感念戴明的貢獻,特別成立戴明獎(Deming Prize),獎勵品管創新。
戴明的理念「不是完美,而是可靠」是ChatGPT這類生成式AI可能達成的強項。今日,我們若有麥克阿瑟的遠見,善用ChatGPT,則可發揮戴明的品管功效。
(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