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孤老社會 需更多自癒力老師
聯合報橘世代連續幾周報導孤老危機,深入了解關心各地獨居老人的生活情形,喚起社會大眾對孤老議題重視。
一個人海嘯來襲,孤獨老去變成現在進行式。孤老危機不僅是個人也是社會問題,或許沒有特別的解方,老人除了自身要堅強獨立,社區也需要愈來愈多自癒力老師協助長輩。
朋友講起,她父親原本獨居,平時沒有任何興趣專長的老人家,白天都待在家昏睡,晚上睡不著,因為寂寞常常在半夜哀號,還因此驚動鄰居。後來老人家跌倒臥床,她幫父親請了看護,但晚上不睡覺的他仍然常常在半夜唉聲嘆氣,看護只好趕緊去察看安撫,為此嚇跑了幾位看護,朋友更是疲於奔命。
有次她坐在父親床沿,剛好一個地震來襲,她和父親相視一笑,不逃不躲不慌,那個淒涼無比的苦笑,事後朋友說當時兩人都在想:「終於來了,死一死解脫也好,免得受折磨。」所幸父親後來好轉,朋友也振作起來。後來朋友帶父親去社區老人關懷據點,那裡有自癒力老師免費上課,為長輩帶來許多歡樂,也提升老人自癒力。朋友父親上了幾次課後,變得開朗許多,還有了一群銀髮族相互扶持。
住家對面有處平房,以前兩位八十幾歲老人住在那,她們沒有子女親人;印象最深的,兩位老人幾乎從早到晚坐在小巷門口不停張望,不為等誰,只為了看人,聽到路人腳步聲,她們便眼睛發亮,覺得安心不寂寞,知道這個世界仍然存在;若有鄰居送上食物,她們會開心地聊個不停,那種「人老沒人理」的寂寞,刻在滄桑皺紋裡。
有朋友夫婦在社會局當自癒力老師,每天夫唱婦隨到各據點、協會、里辦幫銀髮長者上課,教他們如何透過飲食、運動、習慣、人際等方面自癒舒解壓力。從而了解老人生活所需,是許多長輩心中的現代老萊子。
我們里辦有一歌友會,成員都是八、九十歲銀髮樂活族。平時歌友會唱歌、出遊、參加健康講座,是一個讓長者開心樂活的園地。其中六十多歲的阿忠,人稱忠哥,算是歌友會最年輕成員,最會逗老人開心,逢年過節都會包個小紅包給長輩,學過按摩的他也幫長者按摩,關懷陪伴是最貼心長者的禮物。
高齡少子化社會,一個人老後是不可避免趨勢。社區需要培養更多的自癒力老師,除了協助生活,為老人帶來歡樂,更健全老人的身心,但願每個老人都不陷入孤老危機,安心樂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