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如何應付新科技的挑戰

一、對於任何新科技,我們絕對不可以只聽提議者口頭說明,而應該請其用白紙黑字,將這個新科技寫得一清二楚。如果那位一滴血公司的創辦人將技術的原理寫出來,專家應該可以判斷這個技術是否有意義。我們教授很少完全聽信學生的口頭報告,因為有些學生會將他的想法講得天花亂墜,但是一旦請他寫下,馬上就發現漏洞了。
二、我們應該要判斷新科技的真正含義,比方說,有人提倡某一種電腦,我們就應該問,這種電腦能否讓我們記帳、寫文章、儲存檔案或者看影片。有可能這種電腦有強大的計算能力,但並非是我們所熟知的電腦。如果提倡這種新科技的人有很詳細的文字說明,這種判斷就很容易了。
三、我們絕對要知道,沒有一種科技是萬靈藥,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知道科技應用的範圍。這對於企業界更為重要,因為有的科技對某一種企業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很可能對另外一種企業是沒有什麼用途的。企業家絕對要有這種判斷能力。
四、新科技可能使企業家想加以利用來發展新產品,這時就要特別注意這種產品是否會受民眾歡迎。在中國,有很多無人餐廳,服務生是面無表情的機器人,其結果是很快收場。很少人喜歡到這種餐廳吃飯。醫院可能應用可以幫助醫生的新科技,但絕無可能採用任何取代醫生的新科技。
政府官員絕對不能輕易盲從任何新科技的建議,納稅人的錢必須用在刀口上。英國在判斷是否該重視某一個新科技時,常常請教傑出的數學家,因為這種數學家冷靜而且思考完全合乎邏輯。企業也不能盲從新科技,因為任何在新科技上的決定都會對公司有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最後的結論,千萬不要過分地崇拜「新」科技。(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