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幫助人事的判斷

人生的很多事情都牽涉到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判斷,從小開始,老師就要幫學生打各種分數,長大工作後,老闆也要幫你打考績,這些都只是例行的工作。還有一些事是攸關緊要的,例如監獄囚犯申請假釋時要被評斷,應徵工作時要被評斷,教授升等時要被評斷,當結果不如人意時,我們是否會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旗下擁有立頓、白蘭、康寶等品牌的跨國日用品製造商聯合利華,為了加快人員招募作業,採用AI技術來輔助新人招募作業。聯合利華要從全球幾十個國家,涵蓋十幾種語言的好幾十萬份應徵履歷中,找出合格的人選。為了加快速度和準確性,聯合利華利用了一套視訊面試系統,讓面試者直接面對鏡頭回答一系列的問題,這不用即時,應徵者可以隨時上網進行。公司再用AI技術辨識面試者回答問題時的臉部表情、瞳孔變化等非口語特徵,來判斷面試者對問題的真實感受,並搭配性向測驗遊戲及面試者社交媒體帳號分析結果,自動產生一份候選者清單供面試官參考,決定是否錄取或面談,來加快招募作業。
還有美國法院的陪審團制度,通常有十二人,不論有罪或無罪的裁決,都必須由陪審員全體一致意見才能形成。無法達成裁決的情況被稱為陪審團僵局。美國部分州法律規定,十二人陪審團中如有十人以上的多數意見一樣即可,但不管怎樣,人的見識和教養不同,尤其對於重大案件,有時無法達成一致的判決,就必須曠日廢時討論,否則就必須解散陪審團重來審判一次。如果使用如上述聘人面試的AI,可以在法庭上就每位證人的言詞、臉部表情等分析判斷,可以知道每位證人證詞的真實性如何,這樣陪審團決定是否容易一點?
還有以前在大陸很流行的網路P2P貸款,P2P貸款公司的唯一問題就是對於借款人如何做信用調查,銀行可以查詢類似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網路貸款公司就只能就網路上借款人的網路蹤跡來做綜合判斷,難免失真。如果AI系統也可以對借款人來個面試,再依據網路上的各種資料,或許可以做得比目前的更好。
除了臉部表情的判斷,AI也可以應用到語音詐騙的預防,未來所有的電話都有AI助理在旁邊側聽和分析(語意、音調、腔調等等),等通話結束就可以給我們一個判斷說這是否是詐騙電話,避免受騙。
以前我們常常有「識人不明」的問題,透過AI的幫助和分析,或許未來我們都可以「識人很明」,騙子就不容易生存,被騙的悲劇也可以少很多。(作者為台北商大前校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