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韓國看台灣 改組有觸動民心嗎

去年韓國再次政黨輪替以來,可以目睹韓國社會的各項變化。但不變的,仍舊是保守與進步、朝野間的對立,對尹錫悅新政府的努力,大打折扣,誠為不幸。
廿八日上午,民主黨代表李在明因涉嫌大庄洞土地開發案和慰禮新都市開發舞弊案,被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官傳訊,街道兩旁支持李在明的,與要求把李在明捉進牢房的群眾,各持牌子與喊口號對峙。在近零下廿度嚴寒天氣,真是累壞二千餘名現場維持秩序警員。
李在明於去年三月總統選舉敗給尹錫悅後,直接參與國會議員補選當選,又成為民主黨代表,把自己重重武裝起來,以便對抗這場司法的到來。進入檢察廳大門前,李在明宣讀聲明稿稱,尹錫悅是檢察官獨裁政府,為了壓制政敵,檢察官捏造事實。
民主黨實在很忙。一方面要保護黨主席李在明,才能繼續捍衛文在寅前總統;另一方面面對明年四月國會議員選舉,萬一李在明弊案證據確鑿,必須走上司法程序,即便在國會以多數黨優勢擋住法院逮捕狀,但無法避免法務部長韓東勳一五一十的國會案情報告,讓人民知道原委,將不利民主黨國會議員選舉。
從韓國這面鏡子回看台灣。這次內閣改組全是蔡英文總統的影子。民進黨在地方選舉慘敗後,國人看不出「檢討與反省」,改組是為民進黨派系「各就各位」安排位子?還是為國家選賢與能?換湯不換藥,怎能觸動民心?
韓國選民為何選擇了不懂政治的總統尹錫悅?就是因文在寅的人事安排出問題。當年,無論內閣或青瓦台幕僚,都是文在寅的「自己人」,例如,不顧各界的反對,文在寅起用曹國出任法務部長,結果因太太鄭慶心教授為子女安插好大學偽造文書一個月就下台。
所以,韓國人說,人事是萬事。韓國歷任總統中,朴正熙和全斗煥雖都是軍人出身,但起用的經濟幕僚得當,讓國家經濟順利成長。
從蔡英文總統剩下一年餘任期的新內閣來看,人民不僅無法叫醒她,更看不出新氣象。只能等著明年的總統和立委選舉。這是南韓告訴我們的教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