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兩黨惡鬥 綠勿賠上台灣

美國的兩岸政策,最近被共和黨把持眾院搞得焦頭爛額。先是共和黨籍眾院新任議長麥卡錫宣稱,將繼前任議長裴洛西後訪台;隨後又出現十九位共和黨籍眾議員提案要求拜登政府「改變現狀」,放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獨立。民進黨政府自是見獵心喜,殊不知,情況可能正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去年十一月,在美方強力要求下,拜登與習近平在峇里島進行兩人有史以來最長的高峰會;除了敲定雙方將設置架構,處理包括台灣問題在內的五大議題之外,美國總統拜登並親口在記者會中表示,將於今年初派遣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就此事進一步磋商,這就成為拜登政府的一項既定政策。
不料,去年十二月亞太助卿康達與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羅森伯格連袂赴北京進行預備性會商時,因雙方立場差距太大,使得布林肯的北京行被迫延後至二月。
於是,這給了美國內部共和黨搞垮拜登政府的一個最佳機會。
毫無疑問,反中共是當前華府普遍的政治氣氛,但現下真正鬥爭焦點,是以二○二四總統大選為主。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共和黨」眾院議長要訪台,「共和黨」十九個眾議員要拜登放棄一中政策、支持台灣獨立。這一切都是共和黨逼迫執政的拜登政府進入一場與北京正面衝突策略;但最要命的是,民進黨政府居然甘為棋子,捲入美國這場內鬥中。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言,將於二月五、六日赴北京的布林肯,自可以此情勢做為與中共討價還價的資本。當然,這只是片面之思。
若就整體情勢言,發展方向顯然並不是這一回事。美國歷屆總統顯然都不傾向於在大選年去打一場因本身違反承諾而又未必能贏的戰爭;最明顯的就是一九九六年的柯林頓。柯林頓在九六年三月台海危機時,最重要的考量就是不要影響到他的競選連任。現下的華府亦然。
所以,現在的華府,在兩岸問題上的思考,事實上是在進行台灣政策檢討。就所悉,華府當下的這個對台政策檢討,內部爭辯頗為激烈,相當一部分參與者仍是以冷戰時期架構概念為主導,但這顯然不為拜登所喜。
同屬民主黨,在歐巴馬政府時期國安會負責中國事務主任何瑞恩,在今年一月/二月號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上,與白明(Jude Blanchette)發表一篇名為「台灣的長期戰線」文章,提出與麥卡錫和那十九位眾議員完全不同的政策概念!一位仍為美國政府效力的人士表示,「這是華府與中共衝撞風暴中的清流」;而長期於華府觀察兩岸事務的人士則表示,「這篇文章的確是從內部了解訊息的人所發出的」。
民進黨政府恐怕要想清楚,一個黨派的臆想與兩岸的穩定孰輕孰重!即將就任的新內閣與新國安團隊,更宜進一步了解拜登政府的利益所在,反思台灣未來利益,期能「兔躍新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