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校系廣告滿天 考生最難選擇題

春節假期近尾聲,大學招生壓力也隨著緊繃。去年雪崩式缺額讓很多學校灰頭土臉,未來兩個月搶人大戲熱烈可期,考生將面臨「辨識招生訊息」、「為自己選校系」兩道最難選擇題。
去年大學考招破萬缺額,嚇壞了高教圈;少子化看不到盡頭,考生成了稀客。更多大學不敵現實,申請入學第一階段不採計英文,狠甩「二○三○雙語國家」偉大政策一耳光。
走一步算一步的大學豁出去了!反正搶不到更糟糕,該撒幣就撒幣,比宿舍、比獎學金、比雙聯學位…全都不手軟。但當選項變多,廣告滿天,考生更害怕一時昏頭或錯估情勢,選錯路、上錯船。
好在能發現「選錯了」,對年輕人並非壞事,表示對自己目標更清楚。何況錯了還能補,未必非要重考。現在各大學都流行彈性,深怕學生念得不開心閃人,願意留下來就一切好說。
了解當前局勢,申請入學第一階段選六個志願時,落點分析、網路話語姑且看之即可。然而,選校系仍是頗重大選擇,考生也要認真做點功課,萬勿過度仰賴爸媽。請廣泛蒐集「可能有興趣」校系資訊,如果實在太想知道,就勇敢打電話去大學系辦。
茫然的考生和焦慮的家長年年有,孩子說「不知道要念什麼」,爸媽說「我覺得他比較適合(或不適合)這個那個」。如果素養導向教學是玩真的,新課綱這一代的學習指標裡有項訓練是「能系統化思考並解決問題」,眼前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替自己找到第一個可能適合的科系」,請運用所學,尋求解決方案。
少子化會持續,大學苦於迎戰求生,考生選擇紅利變多卻也同樣苦惱,人人都不容易。考生想為選校系找到方向,必須親力親為、有方法的投入歷程,同時別把這次決定視為一生成敗。念大學培養的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並探索其中價值,保持這個心態,不論在哪裡,都是賺到了一生帶著走的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