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網路駭客橫行 全民共同抵禦

帳號遭竊時,苦主除了擔心親友和粉絲受騙外,也擔心個資外流、財物損失、網憶遭刪,更要提防帳號被用來發布違法訊息和從事違法勾當,倒楣的還可能官司纏身,含冤負屈。
邇來頻傳名人社群媒體帳號遭到駭客鎖定,受害事件前仆後繼,影響層面相當廣泛。有人誤信遭駭友人帳號的求救訊號,將自己帳號密碼拱手送出,以致遭到封鎖,只得另起爐灶,重新做人;有人收到違反版權通知,情急之下點選歹徒設置的釣魚網址,被導入到一個酷似社群媒體的官方網頁,以致所輸入的帳號密碼被歹徒全盤接收;有人被冒用名義開設投資理財群組,讓誤信民眾落入假投資真詐騙的陷阱;甚至還有3C科技達人與廠商洽談合作時,不經意間點選文件檔內的連結,導致直播頻道被駭,遭到停權。
其實,帳號入侵狂潮無孔不入,即使普羅大眾也無法倖免於難。上星期友人告知帳號被盜用,筆者請他立即更改密碼,並查看目前有哪些裝置登入該帳號,趕快將它們登出。歷經一番帳號爭奪戰後,友人幸運取得帳號制空權,並未遭到封鎖。待穩住陣腳後,筆者請他靜下心來選一個優質的字元組合,再次更改密碼。驚慌之餘,友人不禁懷念往年的「無臉」歲月和「無賴」人生,但大家都回不去了。
檢視友人帳號的活動紀錄後,發現竟然早在去年十月已被入侵。彼時,歹徒以他的帳號在網路商場販賣商品,意欲藉機詐財,但因違反社群守則遭停權。後來友人收到社群媒體緊急提醒,不知不覺中協助歹徒完成帳號復權。直到上星期歹徒和線上親友聊天時露餡,親友即刻告知友人帳號可能被盜用,友人才驚覺「那個我不是我」!整個過程似乎反映詐騙集團生產線作業模式,竊取帳密、商場詐財、聊天吸金…,養套殺的分工相當縝密。
這年頭有人被騙,有人被騙來騙人,有人被騙來騙人騙人…詐騙集團是軍團作業,網民百姓怎能單兵作戰,任人宰割呢!瀏覽網路上帳號受駭者的求援歷程,求助一六五全民防騙網、撥打一一○報案,或向網路平台客訴等,往往都只是聊備一格,緩不濟急。
年初拙文淺談「數位新生活的七個好習慣」,本文再補上第八個好習慣:對網路通訊疑而不惑,即刻通知疑似受駭親友。唯有大家互助合作,形成共善無漏的防禦網,我們才能在數位世界安居樂業。
(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