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成敗 看首長意志

台南市經發局長坦承收賄,市長要求主管簽署廉政公約。這種宣示型的反貪,民眾應該不會埋單吧。如果政風單位發揮了預警,也不至於讓檢調風光、市長灰頭土臉。
不同民調都顯示,現階段台灣民眾最不滿意的施政項目是貪腐與黑金。未來四年將是六大諸侯領銜,同場競爭施政滿意度的台灣地方自治新局。揭弊與創新治理將是施政的雙主軸。
八年前,柯P以高人氣入主台北市,曾意氣風發的宣示要解決五大弊案。如今雷聲大雨點小無疾而終。前車之鑑猶在,新首長們有必要借鏡國際先進經驗,有效地把選舉政見轉化為施政績效。其中關鍵在政治意志、制度防貪、重用人才等三重點。
中外貪腐文獻都發現,首長的政治意志是廉政成敗重中之重。「清廉、勤政、愛鄉土」口號叫的震天價響,都不如縣市長以身作則,遠離恩庇與裙帶。別讓配偶或親信干政。
其次,制度防貪可以從落實地方廉潔制度開始。多年來,國際透明組織創議,以縣市為範圍,盤點貪腐風險、鼓勵吹哨揭弊,進而跨國城市交流打擊貪腐經驗,既可確保公共工程品質,又可接軌國際,打造城市形象。
第三是選拔與重用廉政人才。六年來,台灣廉政體系升遷賞罰,越來越受到嚴重的侵蝕與挑戰。廉政署長十一年來像走馬燈似換了六人,統統都是檢察官,成了檢察人事疏洪道。政風體系更大問題,在於人事不公。關說與插隊傳說滿天飛。曾有十一職等,直接跳接十三職等六都政風處長;至少有兩都政風處長「恰巧」由檢察事務官轉任,一路升官。上級如此「打破成規」拔擢,讓退休資深政風人員嘆為觀止。
直轄市政風處長都是十三職等政風最高缺,新上任六都市長,有必要挺起腰桿,拒絕來自廉政署不公平不透明派任。凡是不曾根據內規歷練過兩個部會至少六年十二職等的政風處長推薦人選,都應該拒絕。
全國政風超過三千人,縣市長選拔有守有為的政風主管並不難。公平任用、充分授權才是正道。有能力的政風主管,會善用人脈與資源,實踐強而有力的「廉政平台」,避免近年來廉政署放煙火式平台與活動,才能真正落實廉政風險管控,防範於未然。
縣市長未來更上一層樓機會大,善用政風人員,管控廉政風險,既可減少向上發展的絆腳石,又可透過跨國廉能城市交流與國際接軌。城市廉政比國家廉政更容易打國際盃。因為範圍小、事權統一、國際政治敏感度低。若能跨縣市倡議建立廉能城市同盟,以地方包圍中央,至少可以呼應民眾對於黑金貪腐的厭惡與唾棄。讓地方與中央平行競爭廉能治理,才是人民之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