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太回復國民黨籍 鍾東錦:現在我是國民黨的親友

T1聯盟/霍華德陷犯規麻煩僅得14分 雲豹主場不敵海神

狒狒桃園大奔逃!現蹤富岡菜園偷菜留足跡 農友:牠愛吃萵苣

大陸禁運施壓 我該如何因應

中國海關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部分台灣產品輸入,台酒等受影響。聯合報系資料照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中國海關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部分台灣產品輸入,台酒等受影響。聯合報系資料照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大陸接連暫停我農漁產品與加工食品輸陸,引發各界議論,朝野也因此相互批判,或爭論其是否為技術問題。然而,台灣各界必須了解大陸禁運的一貫邏輯,並解讀其隱含的對台訊息。

隨著大陸經濟崛起且深度融入全球化體系,大陸已成為全球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交易夥伴、一百廿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前三大交易夥伴;因此,經濟制裁成為近年來配合大陸戰狼外交的手段。舉例來說,二○一九年加拿大逮捕華為公主孟晚舟後,大陸即宣稱加拿大油菜籽驗出蟲害,禁止其輸陸;二○二○年澳洲暗指大陸為新冠病毒源頭要求嚴加調查時,並禁用華為5G電信設備後,大陸不但針對澳洲大麥課徵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同時宣布澳洲大麥、葡萄酒等十多項產品禁止輸陸;立陶宛去年和台灣互設代表處後,大陸亦以違反「一中」原則為由,對立陶宛實施貿易制裁。

由於大陸已是許多國家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因此大陸透過單邊經濟制裁,可形成政治壓力。有論者分析,大陸經濟制裁通常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是挑出目標國對大陸最依賴的商品列入禁運名單,然後視政治情況再決定是否擴大規模;其次大陸外貿機構通常會技術問題為由,宣布目標國產品不符標準,再由外事系統暗示大陸在乎目標國的哪些政治態度;最後,則是迫使目標國談判甚或妥協。

也就是說,大陸的經濟制裁通常伴隨著政治目的;但其效果,通常要看目標國被禁運的產品是否能找到替代市場。例如前述澳洲被禁運的大麥、棉花,在轉向其他市場後已可補足大陸市場空缺;煤礦、鐵礦砂則是大陸有需求或難以尋找替代品,因此不得不放寬進口或無法禁運。但替代性高的澳洲葡萄酒,被大陸禁運後,即使日本願意大量引進,仍無法填補大陸市場的份額。換言之,陸方經濟制裁的有效與否,是基於比較利益法則下的供需依賴。

由於大陸對台灣農漁產品、加工食品並無依賴;因此,對台灣這些產品施以經貿制裁,既不會損及陸方利益,也不會改變既有兩岸經貿結構而違背其對台融合發展策略;因此,陸方透過漸進式的禁運,在分化台灣社會的同時,又可造成我政府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形成對台促談的壓力。

要注意的是:陸方迄今公開都宣稱對台禁運僅是正常的食品安全監管、符合國際規則,且對全球一視同仁的作法,並非「貿易障礙」、「歧視待遇」;換言之,都只是技術而非政治問題。言外之意,即是保留和台灣協商的空間。但陸方向來堅持兩岸對話必須基於一定的政治基礎,而我方堅持的是不涉政治前提的對話。在兩邊各自堅持下,我方對大陸的禁運只能被動回應。

在兩岸協商中斷但經貿紐帶仍緊密的前提下,我方如何應對陸方禁運施壓?如何基於理性,提出務實、且靈活彈性的策略?將是對台灣的考驗。

澳洲 葡萄酒

延伸閱讀

疫情爆發掀搶藥潮!大陸珠海要求退燒藥拆零賣 7天內購買量不得超過6粒

大陸掀起退燒藥搶購潮!日本感冒神藥遭瘋搶 女子「爆買42盒」寄家人

陸禁我水產品 陳吉仲:已非台灣第一輸出國 會降低依賴

大陸南開大學講師挺白紙運動 校方強送精神病院

相關新聞

賣埸蛋蛋秀 誰認知作戰

近日「你買到蛋了嗎?」成為小市民問候語。公眾人物、民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每日啖蛋的愉悅,也有許多望蛋興嘆者,只能分享蛋架上...

劉兆玄:婉謝麥卡錫 訪台此時不宜

去年年底,賴清德副總統在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政見發表會中,提出「和平保台」的主張,很明顯地改變了民進黨「抗中保台」的一貫立場...

從郭董之怒 看蔡政府種種謬論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這是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之歎,郭董藉古諷今,心有戚戚焉。

馬英九能讓你把他當棋子

白宮對大陸的戰略競爭,正從圍堵上升到圍剿,兩岸首當其衝,都陷在兩難之間:民進黨陷在效忠白宮與懷柔北京的兩難間;北京則陷在...

刪父母懲戒權/只管養不管教 誰還敢生

法務部擬修法刪掉父母的懲戒權,看來父母愈來愈難為,對我國低迷不振的出生率,更是雪上加霜。

馬訪抗戰遺址 另類行銷九二共識

馬英九赴陸行程曝光,因時機敏感,有人憂心被「促統」,影響二○二四大選。我則認為其除祭祖掃墓外,還欲訪包括張自忠陵園、南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