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環峰會 中阿各取所需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七至十二日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沙烏地阿拉伯從事國是訪問。這項外交行動被中共媒體譽為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更是今後中阿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里程碑。
中共與阿拉伯各國關係一向良好。中共也陸續與十二個阿拉伯國家建立具戰略性質的夥伴關係。二○一三年中共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亦獲廿個阿拉伯國家響應。習近平這次同時出席被沙烏地描繪為三環峰會的中阿、中海、中沙峰會,無疑係雙方關係頻繁互動下水到渠成的結果。
但由於俄烏戰爭衝擊全球能源供需穩定,更導致中共一帶一路戰略在烏克蘭和中歐遭到重創,中共顯然盼望通過習近平出訪,進一步從戰略高度提升中阿經濟合作,從而穩定其能源長期性供應,並確保一帶一路在中東的穩定實踐。
習近平高調參與阿拉伯三環峰會,在地緣政治上具深刻戰略意涵。主要是中美關係已從合作滑向競爭,甚至對抗的類新冷戰格局。美國積極推動遏制中共的印太戰略,導致中共從陸地向海洋擴張影響力的野心受阻。儘管習近平在廿大後與拜登在G20峰會舉行場邊會晤,盼為裴洛西訪台後的中美衝突降溫,但雙方在地緣競爭博弈上的結構性矛盾,難以在短期解決。
這也迫使中共早將地緣戰略重心,轉向東南亞、中亞和中東。今年十月,習近平在疫情爆發兩年後首次出訪中亞,參與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此次又出訪阿拉伯世界,顯示中共地緣政治影響力在陸路持續的延伸與強化。在與美國戰略博弈上,更具突圍反制的意涵。
從沙烏地盛大主辦三環峰會,讓習近平獨占鰲頭會晤許多阿拉伯國家領導人,顯示當前中美大國博弈,中共在阿拉伯世界似正逐漸取得上風。總體看,中共主要仍係依靠其經濟成就吸引阿拉伯世界。大部分阿拉伯國家都正向看待中國崛起,認為可為阿拉伯世界發展帶來機遇。若干國家渴望擴大對中國出口,或盼望中共提供擴大基礎建設的資金與技術。沙烏地作為阿拉伯世界龍頭,刻正致力經濟多元化和工業化,以擺脫對石油的單一依賴,認為與中共加強高新技術方面經濟合作,有助於順利推動其「二○三○年願景計畫」目標。雙方也簽署「中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另一中共吸引阿拉伯國家之處,在於其不斷論述「尊重主權獨立」、「反對外部干涉內政」、「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此與當前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沙烏地追求戰略自主的目標不謀而合。十月,以沙烏地為首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基於經濟利益考量,聯合俄羅斯等非石油輸出國家,宣布減產石油,導致美國嚴厲抨擊此舉係站隊俄羅斯,亦使得美沙關係陷於緊張。
然則,儘管美國在中東戰略收縮使影響力下降,沙烏地和許多阿拉伯國家的安全,仍仰賴美國的安全和軍售支持。中共固然對中東許多地區安全熱點抱持高度關切,但尚缺乏實質作為能力。當前美沙關係緊張係暫時現象。沙烏地通過盛大歡迎習近平到訪,彰顯其夥伴關係多元化的外交取向,亦有利於刺激美國,促進美沙關係緩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