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不容政客汙染學術尊嚴
學術界是一個追求真理的場域,最重要的倫理就是「真」。商人爾詐我虞是常態、政客滿口胡言更是司空見慣,但學生考試作弊、學者學術著作抄襲,則是犯大忌;所以林智堅、鄭文燦、蔡適應的論文抄襲,遭到最大羞辱的是台灣的學術界。
一九八九年八月,我擔任台大課外活動組主任,解嚴初期街頭抗爭此起彼落,我必須經常和校園中的學運領袖溝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台大學生會會長范雲,及她最親密戰友鄭文燦。
儘管政治立場不同,但印象中范雲和鄭文燦算是理性、溫和反對者;我經常借用西方自由主義理論,與他們談論自由、民主真義。我知道想要用「道理」說服年輕人,難如登天。但我的想法是:用善意對待意見不同的人,正是自由心靈的核心精神。
我絕不懷疑當年的范雲和鄭文燦是理想主義者,但是他們現在在政治領域表現,卻令人失望。我在「自由主義」課,經常提醒學生:「你們現在討厭的政客,他們在台大讀書時也痛恨政客;所以你們將來從政,也可能成為現在的學生不屑一顧的政客。」目前政治領域中不少台大畢業生,有些幾乎是不折不扣的政客。
藉用美國哲學家羅爾斯標準:「政客在乎是下一次選舉,政治家關心的是下一個世代」。民進黨執政乏善可陳?至少有個好處:人們終於發現,原來政客不分黨派。
世事多變,人性不變。在沒有得到權力之前,他們用嚴苛的標準批判執政者;一旦大權在握,不但和他們過去批判的政客一樣,抵擋不住權力的腐蝕,更是用盡各種機巧推諉卸責。這正是民進黨不少政治人物目前作風,其令人討厭程度,完勝國民黨。
政客熱中權力、不顧人格,我沒有意見;但是身為學界的一員,我堅持捍衛學界的尊嚴,絕對不容政客汙染。至於那些把「學術標準政治化」的學界害群之馬,則一定會被所有學界人士唾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