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萬事通先生的魅力與哀愁

在劍橋大學出版社正在編輯的專書章節裡,麻省理工學院的跨校研究團隊探討維基百科對司法裁判的影響。該研究將一百多份愛爾蘭最高法院的裁判寫成維基條目格式,隨機取其中半數條目上傳到維基百科做為實驗組,另外一半則做為對照組。研究發現,實驗組被引用的次數,比對照組多了百分之廿以上,顯示維基百科對相關司法裁判具有影響性。當他們以電腦程式檢視那些引用案件的裁判措辭時,還可找到不少維基條目內文的蛛絲馬跡。
維基百科動見觀瞻,某些特定條目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維基人要在激戰中維持公正中立的理念並不容易。當見解迥異的維基人在熱門條目短兵相接時,有時還得限縮編修功能,才能暫時停止各派人馬的爭論。
七月下旬極熱門的英文條目〈recession〉(經濟衰退),關鍵爭論點是:「經濟衰退該不該以連續兩季出現國內生產毛額(GDP)負成長來判定?」如今美國已連續兩季GDP負成長,若照此定義就是經濟衰退,但執政的拜登政府說明當下一個月新增大約四十萬個職缺,認為目前並非經濟衰退。實際上,維基百科原本對經濟衰退即包容多元定義,包括GDP下降幅度和失業率上升幅度等,但反對陣營試圖改寫維基條文,獨尊「連續兩個季度GDP負成長」的定義。雙方你來我往,爭論不休,非理性的破壞行為使得維基百科只好暫時限縮編修功能,並將該條目列入半保護狀態,直到今年九月三日為止。
如今維基百科龐大無比且仍持續成長,光靠志工巡邏把關已力有未逮,必須藉助電腦程式自動校正。故近年來,我們看到愈來愈多機器人執行的校對編修動作,被記錄在各個條目的頁面歷史。儘管如此,維基百科的參考資料來源仍存有不少謬誤,若不正本清源則難以維持其精確度。最近,臉書母公司Meta正試圖運用其對文章段落的語意解析能力,自動查證資料來源的相關性及可靠度,藉以大規模提升維基條目的品質。
目前維基百科共有數百萬篇中英文條目,其中僅不到百分之一被列為典範條目和優良條目。前方路途仍很遙遠,維基人和維基機器人的披荊苦行才剛要開始!(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