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贏」幻象背後的仇恨危機

蔡英文總統(右)3日接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左)。圖/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右)3日接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左)。圖/總統府提供

伴隨裴洛西的來訪及共軍的軍事演訓,此間正沉浸於一種以捍衛民主為基調的喜慶氣氛,對岸亦陶醉於雖遠必誅的國族狂歡。姑不論兩岸受眾接觸到的信息真偽如何,從社會心理的角度而言,雙方皆以為自己既得到了大義名分,又取得了交鋒的勝利,於是形成了一種詭異的「雙贏」局面。然而,毋庸諱言,這種「雙贏」只是精神勝利的幻象,幻象背後隱伏了重重的危機。

種種危機中,最為此間輿論關注的,是軍事衝突的爆發。然而,這恰恰是最不用擔心的一環。何以言之?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對中共領導人而言,計算的便不是戰場上的最終成敗,而是戰事對其統治正當性—特別是習近平的權位—的直接影響。若共軍攻台失敗自不待言,即便共軍取勝,但若戰事拖延過久,中國國民經濟必然會受到衝擊,屆時黨內反對勢力亦會對習近平的權位形成挑戰。因此,除非能速戰速決,否則開戰對習近平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共軍是否有快速取勝的能力?答案是沒有。先不談台灣軍民是否有在陸戰中與共軍絞肉的戰意,但陸戰發生的前提是共軍能夠大規模登陸。台灣海峽的寬度已足以對共軍的投射能量形成挑戰,加上戰爭初始階段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及數目可觀的各式飛彈,都能起到遲滯共軍行動的作用。在當前習近平連任在即、且尚未爆發危及政權的社會危機的情況下,習近平斷然不會犯下這種「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軍事衝突立即爆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麼,真正值得我們擔憂的危機又是什麼呢?劉曉波曾經說過:「仇恨會腐蝕一個人的智慧和良知,敵人意識將毒化一個民族的精神,煽動起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毀掉一個社會的寬容和人性,阻礙一個國家走向自由民主的進程。」近期的事件,正是兩岸民眾心中仇恨、敵人意識的絕佳助燃劑。

「小粉紅」的心理我們一時也管不著,但相應的心態也在以寬容人性、自由民主為標榜的此岸逐漸滋生。隨著敵人意識的高漲,許多藍營中人已被抹紅,甚至出現了將之逮捕治罪或驅逐出境的呼聲。更有甚者,在這樣的心理之下,為抵抗「認知作戰」而舉起的「防衛性民主」大旗,似乎也因此得到了正當性。

固然,我們不否認紅、綠、藍、白皆有網軍,這些網軍散布的言論也確實可能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但首先,我們在技術上難以區分誰是拿錢辦事的網軍、誰是普通民眾。其次,即便能夠鎖定哪些言論是網軍的產品,但除去煽動犯罪的言論外,其餘言論即便使用了錯誤資訊而對讀者政治態度造成影響,簡單粗暴的刪帖禁言不但不會減低其影響,反而會因辯論的消失而在使「真理」無法被辯明的同時,更加助長「信者恆信」的極端化趨勢。社會極化的結果必然是矛盾激化,政治力的鐵腕往往也就應運而生。在壓制矛盾的同時也必然會壓抑「怪聲」,其結果只能是自由民主的死亡。

中華民國/台灣之所以有存在的價值,並不是因為它是「不沉的航空母艦」,而是因為它是一個寬容人性的政權,是華人世界僅存的自由民主火種。因此,當前真正的危機,並不是中國共產黨明刀明槍的武力威脅,而是正對台灣政治人物及普通民眾目送秋波的仇恨深淵,以及隨之而來的集權誘惑。

習近平 網軍 勝利

延伸閱讀

中共軍演戰略意義 學者:對各方交代

紐時:共軍演習射飛彈警告台美日 恐造成反效果

希望中國改變對俄羅斯態度 澤倫斯基盼與習近平「直接對話」

英媒分析台海與美糾葛關係 外國網友留言吵翻:中方別有用意

相關新聞

預知七股大潮溝種電故事 誰強推光電趕蚵農黑琵

常來台南的賞鳥人士或是專業老饕或許很熟悉,七股台六十一線以西廣袤無垠的魚塭地景、以及連帶的海鮮飲食文化與豐富水鳥生態。這...

教師節快樂 貴人是老師另一個名字

今年開學,有一個學生跑來找我,說他的母親也修過我的課,今年他上了大學,母親建議他來此修課。儘管學生母親的名字已是記憶久遠...

失去希望 年輕人政治冷漠

「搶攻年輕人選票,是這場選戰的關鍵」,聽來很熟悉吧?每次選舉,媒體報導民調走向,這句話往往成為結論。但不巧的是,偏偏年輕...

無腦中介法 NCC的「用心」

儘管蘇揆出來踩煞車,NCC所提《數位中介服務法》暫緩,一位老學生仍問,為何這個草案會造成這麼大的爭議?明顯地社會輿論最不...

地緣政治 避軍事、經濟戰

今年「黑天鵝」屢屢竄出,尤其是地緣政治突發的緊張與衝突,令全球、歐洲、兩岸經濟及美、中、台關係充滿不安和不確定性。

GDP超日韓? 冰山已不遠

看到IMF預估今年台灣的人均GDP將超越日本與韓國,覺得很不可思議。台灣這幾年的發展還不錯,但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二、三十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