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走味 理念成怨念
新課綱上路已三年,根據聯合報所作調查,高達九成二的高中遭遇困難或挑戰;其中教師負擔過重、歷程檔案狀況過多、新考招制度混亂、學生學力基礎降低,更高居調查前四位。這項調查數據的背後,乃師生無助的吶喊,也是對當局的控訴。
先就教師負擔而言,一○八課綱規畫,選修課程比重增加,又增添彈性課程,教師必須設計課程,研發教材教案,規畫多元評量方式,無一不是新挑戰,工作量也愈趨繁重。行政單位不遑多讓,除撰寫各項計畫,爭取相關資源設備,還需尋覓跨域師資,並應付課督訪視,疲累程度前所未見。課綱能否順利推動,人力配置至為關鍵,儘管基層不斷吶喊,當局不惟置若罔聞,反用熱情勒索教師,要求配合教改。現有問題尚未解決,又不斷拋新政策,如何落實課綱理念?
再就歷程檔案來說,大學入學管道僅有個人申請參採,招生比例也未過半,卻將全國考生綁架,豈非荒腔走板至極?為求升學勝出,學生焚膏繼晷準備,卻只在意審查標準迎合大學教授喜好,不啻悖離原先目的。學生既要衝刺課業,又得煩惱歷程檔案,搞到身心疲憊不堪,焉是制度設計初衷?
三就考招制度討論,新課綱首次學測,數A史上最難,影響考試信度效度,也造成篩選困擾。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率僅五十七%,醫科頂大缺額近千,寫下近四年來新高。分科測驗不考國英數乙三科,不僅打亂高中教學,大學選才也失依據;而計分改採級分制,又與學測成績嫁接,完全扭曲評量本質。配合新課綱實施,考招連動勢所必然,但為改而改,反讓新制治絲益棼,考生成了無辜白老鼠。
四就學生學力檢視,一○八課綱精神,偏重素養導向,倡議選課的開放性,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然必修課程被壓縮,自然學科尤其明顯,導致數理基礎弱化。申請入學甄試結束後,台大化學系教授表示,考生面試答非所問,重要觀念混淆不清,基礎學科明顯弱化,將來銜接大學課程勢必面臨極大挑戰。過於強調素養教學,不重知識技藝傳授,學生表面看似多元,整體學力反卻下滑,乃新課綱一大隱憂。
新課綱勾勒的願景,新考招揭櫫的理想,透過民調顯示,理念難與現實接軌,師生期待變成寒心,實為教改一大警訊。當政策變調走味,當局必須扛起責任,集思廣益,理出矛盾弊端,修訂周延配套,別讓學生身陷苦海,也喪失國家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