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地球暖化 錙銖必較

科學界也沒閒著。升溫一點五度C大限的科學基礎堅實嗎?地球增溫還有多少空間?大氣累積二氧化碳量的容量目前是多少?還有多少胃納?科學人戰戰兢兢,想要刮別人鬍鬚的人總要先把自己的鬍渣整理乾淨!
地表氣溫年年起伏震盪,我們不能以單一年份作為判準。原先做為比較基準的「一八五○年至一九○○年地表均溫」算得夠準嗎?過去一百廿年的長期升溫趨勢估算準確嗎?科學界知道,這些數字必須屹立不搖,以免又有個別的政治人物說「全球暖化是騙局」,或被「節能減碳」煩到不行的企業聯盟跳出來翻案。六年來,科學期刊相關的研究文章數以百千計,去年年底一篇由六十二位作者聯名的回顧型文章整理了相關議題,結論正式發表於劍橋大學出版的「全球永續」學刊,代表著氣候科學界的共同看法,我國中央研究院全球變遷研究中心的許晃雄教授是共同作者,也是主編之一,我們與有榮焉!
根據原來的估算,相對於工業革命之前全球暖化已達一點二度C;因著對於「歷史氣溫」(相對於儀器測量氣溫)資料的重新解讀與修正,科學家認為工業化初期的增溫比起以前的估算增加了零點一度C。這一來,使得地球距離一點五度C的增溫大限就更近了!原先估計在「二○三○年排碳達峰、二○五○年淨零排放」情境下,可將氣溫上升限縮在一點五度C之內的希望也更渺茫了,大氣中剩餘的二氧化碳的儲存空間也要重新估算;新的數字表明只剩下四千四百億公噸,而原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設定的空間為四千到八千億噸之間,當場少了將近百分之五十。
上面這個數字純粹來自二氧化碳預算的計算,並未把其他溫室氣體(例如甲烷)以及土壤、森林、海洋等自然碳匯的變化考慮進去;也因此,未來農林管理、土地利用與海洋保育成為關鍵,在錙銖必較下,全球環境保育變成重中之重。
(作者為逢甲大學創能學院講座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