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要環境永續

去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後續效應加上聯合國大力提倡ESG,為與國際接軌,金管會也訂出企業碳盤查作業規範,減碳或低碳似乎成為新興的全民運動。其實這個課題在國際運動界也早有作為,但在國內似乎是曲高和寡,體育界,包括運動組織、體育行政部門等,仍未體認到此議題之重要性。
極端氣候對於運動發展影響甚鉅,氣候暖化造成降雪量不足致使冬季奧運被迫採用人造雪,這個情況從二○一○年的溫哥華冬奧就已經開始,對於冬季運動的推廣極為不利。同樣,酷熱高溫的氣候嚴重威脅澳洲網球公開賽的選手健康,而空氣汙染也影響許多路跑賽事的辦理,因此,運動界在氣候議題上無法置身事外,而國際運動組織在上世紀末期就已經開始提出相關作為。
首先,國際奧委會在九○年代就陸續辦理研討會,規範承辦城市環境永續措施及評估機制,而二千年雪梨奧運則是第一個提出多元節能減碳措施的奧運會;二○一○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籌委會與學術機構合作提出環境永續作業指南。二○一二年的倫敦奧運會籌委會則是在硬體設施採取減法思維,如八萬個座位的主場館在賽後變成二萬五千個座位,水上運動中心的座位量體在賽後減少了八成,目的都是降低蚊子館的機會。
此外,國際足球總會進入本世紀後與辦理國家開始商討節能減碳作為,在二○○六年德國世界盃開始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的能源部門也與籌委會共同攜手打造綠色世足賽。國際足球總會也在二○一八年世足賽提出碳交易制度試圖降低排放量。
國際田徑總會在二○二○年提出更完整的十年永續計畫及六大主張,包括爭取永續領導地位、負責任生產及消費、減碳作為、經濟與環境共榮、性別平權及多元福祉等,並設定在二○三○年達成碳中和。田徑總會要求認證賽事辦理單位必須要配合環境永續措施,正因為此,台北馬拉松也具體提出碳足跡排放數據及相關永續作為。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十年的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在組織願景就已納入綠色運動賽事,賽事辦理充分落實3R原則(減量、減少及重複使用),並在去年獲頒行動永續獎,是唯一獲獎的體育運動組織。同時,結合學研單位致力於路跑賽事碳足跡的盤查,甚至認證事宜,堪稱是運動永續議題的先驅者。去年也號召學術界、路跑產業成員辦理國內少見的綠色低碳路跑賽事論壇,以鼓吹此議題之重要性。
環境永續議推動過程中難免感受到先行者孤獨,基於國內環保相關行政部門尚未體認到國際運動永續發展現狀,對於申請產品服務碳足跡認證作業僅限於營利單位。其實許多賽事辦理都是非營利性組織或地方行政部門負責,受限於法規,目前都被摒除於門外,若能與時俱進修訂行政法規扮演友善輔導角色,應會有鼓勵作用。環境永續是所有地球公民應盡義務,環境永續議題需要行政部門、學術單位及運動界共同攜手,才會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美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