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甩鍋學校 教師壓力炸鍋
隨著疫情逐步邁向高原期,校園確診數也持續增加,截至昨日,全國確診學生已突破九萬人,停課校數二一○二所。教育部已宣布各大學可全校遠距教學至本學期末。
反觀高國中小,卻出現不同學段有不同標準。按照教育部五月八日宣布的停課標準,國小、幼兒園是確診者全班停課三天。國中、高中階段則是照確診者座位「九宮格」同學放三天防疫假,不實施全班停課。觀察學校現場,卻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教育部籲請教育同仁共體時艱,但是學校現場普遍的感受卻是防疫政策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動中,不僅高國中小不同步,各縣市停課標準也不一樣,但是這能怪地方嗎?以備受質疑的國高中「九宮格」停課標準為例,宣布不管九宮格、轄區中小學一致的台中市反而得到好評。
現階段的防疫停課標準,看似給各校彈性空間,實則是卸責甩鍋學校,不僅使教學活動流於形式空轉,更使基層教育工作者忙於大量的防疫工作,難以顧好教學本業。
教育部自以為畫出九宮格後,學生就會依這條線請假,實際上家長更加憂慮。而學生情緒浮動,因染疫風險來自各方,可能是校園、安親班、同住家人,染疫個案此起彼落,許多班級停課三天一輪又一輪,學生在線上與實體間來回適應,學習成效不佳。
加上染疫人數多,十二歲以下又尚未施打疫苗,許多家長為孩子請防疫假,往往有半數學生不在實體課堂內,教師採取線上實體混成教學,分身乏術,顧此失彼,嚴重影響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也不佳,對教師造成極大困擾。
除了前述教學問題,兼任行政的教師也額外新增非本業的防疫工作。官員首長一句共體時艱說得輕鬆,但對學校而言,疫情期間猶如戰場。
疫情期間需要打滿三劑才能入校代課,各校尋覓代課老師不易。居隔染疫教師增加,但代課老師可能因為自身考量,如家中有老有小有會考有教甄,代課意願低,此消彼長,供需失衡,只能由還在學校未染疫的導師、專任苦撐,但導師、專任仍有原本課務,真是疲於奔命。
此外,每當有班級停課,學校就需要領快篩試劑並轉發家長,若有學生在安親班染疫,還要通報衛政單位,何況還有後續居隔通知,午餐退費等瑣碎問題。以上工作皆是在原本課務之外的新增事項,只要有學生確診,就一再周而復始、進入無限輪迴模式,現場壓力炸鍋,苦不堪言。
疫情短期之內恐怕不會大幅減少,校園防疫與其被疫情追著跑,真不如下定決心線上學習至本學期最後一次段考前,並給家長相對的防疫假,這是必要的社會成本。再說,過去二年,政府與各校對線上教學的軟硬體都做了大幅的充實,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