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期許 學會自我照顧
每年的母親節我都很忙,忙著上課;這兩年還多了物理治療中心任務,忙著治療病人。因此每周五早上上完課,下午治療完病人,下班只想躺平,但是看到病患從痛不欲生到不痛,從坐輪椅到會走路,心中還是充滿喜悅,有人說我治療病人就像照顧小孩一樣,有媽媽的味道,即使他們年紀比我年長,還是像老媽一樣苦口婆心的叮嚀。
此外,今年除了工作外,家中還有一位考生,平時還要陪公主讀書解惑。因此,今年如往常一樣,我無法回家幫媽媽過母親節。打電話給母親,她總說沒關係,並叮嚀有在醫院兼任的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等小孩考完,疫情稍歇再回家就好。
Omicrom疫情,從四月開始延燒,目前以每天新增兩、三萬以上確診病例大幅展開。我想每個身為母親的女性,不論小孩多大難免都會擔心,也沒什麼心情出外慶祝母親節。
但換個角度想,該慶幸的是,病毒演化至今,百分之九十九點六是輕症,重症及死亡率已降到萬分之三。因此,很多病患都可在家隔離與照顧。這就和我上課常跟同學們強調,平時要學習健康促進,生病時要學會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有關。
台灣健保完善,平時有些人看病像逛街一樣,因此平均每人每年看病次數超過十五次;相反的,醫藥先進的美國卻只有五次。主要是美國疾病輕症,很強調自我照顧,譬如說,若小孩感冒要看醫生是很難馬上約到的,打電話到家庭醫師那裡,接電話的護理師會告訴你,觀察小孩活動,給他喝外面可以買到的水果口味退燒藥水,若是小孩退燒後活動正常,發燒頻率減少,那就不需要來醫院,表示他抵抗力充足,打敗病毒慢慢痊癒了。
所以,面對新冠病毒,主管單位應該要教導大家,學會如何在家自我照顧。譬如說確診後的照護,聯絡方式,防疫關懷包的發送,或如何自我準備,都可在網站上公布SOP,這樣才不會累壞第一線醫護與政府的基層行政人員。
如果你是身為銀髮族的母親,請照顧好自己的健康,出門戴好口罩,身體狀況許可就去打疫苗,以免你的孩子擔心;如果你是奔波於工作與家庭的中年母親,那麼請增加你的醫學常識。學習在緊急狀況如何照顧孩子。譬如說平時學會準備富含維生素與蛋白質的食物,教導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抽空陪小孩做運動增加抵抗力;發燒時知道如何幫孩子補充電解質,給予適當的冰枕或是鎮痛解熱劑。當然,身為忙碌的母親,千萬不要忘記照顧自己,有空做做有氧運動,買些健康美食慰勞自己也是很重要的。
賴明詔院士在前幾天文章提到,病毒演化至今已無法清零,選擇與之共存是正確的方向;雖然目前疫情嚴峻,但似乎已經可以看見曙光,大家要一起努力撐過這段時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