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學測不該讓社會組考生心碎

新課綱第一屆考生在兩年半學習歷程的折騰下,做不完的專題報告,比不完的競賽檢定,一邊學著新的素養題型,終於熬到學測的這一刻。
但一一一年大學學測甫落幕,報載考生、解題團隊都認為數A考題—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在繁星或申請僅六個志願的賭局下,自然組考生轉而以數A、數B優勢搶攻名校商學院趨勢明顯!明明許多學生學科能力是傾向自然組,也讀了二年半的數理化課程,做的也是數理實驗專題,最終卻因試題難易度極端不穩定,轉而搶攻社會組(如商學院)科系。
多年來,社會組考生不管怎麼讀社會科,因為學測採級分制,社會科與自然組考生結果相去不遠,沒有優勢,加上採計科目五選三,很多校系只採計國英數三科,社會組考生很是心酸!更糟的是,考招單位遲至學測前三個月才公告各大學校系採計科目,許多原偏社會學科的科系,竟也採計數A。很多社會組考生根本沒修數A,有明星高中緊急在高三開課補救,那沒有緊急開課因應的學校社會組學生呢?這尤其對想念商學院的社會組學生打擊最大,自然組學生只會搶商學院,不會去搶文法科系。社會組考生是—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適性發展的教改喊了這些年,不僅重考生愈來愈多,因六個志願限制進了不如意的科系,還沒進到系上就計畫轉學轉系,或一邊被迫讀著非志願的科系,一邊準備轉學轉系或重考。不公平的制度,讓學生在科系的抉擇上做滾動式修正,付出的是無價的時光和所費不貲的金錢。在錯誤政策下,學生無法適性發展,大學充斥志不在此的學生,導致高教士氣日益低落,難以培養出適性的專業人才。
誠摯呼籲大考中心,請努力讓試題有穩定的鑑別度,也要有同理心,在考試巨大壓力下,「當我打開課本」,別讓考生心碎!聯招會更應制定讓考生適性展現才能的考招制度,適度增加採計科目、選擇合理的科目,才能選擇適合的學生,也不枉費學生三年在各科目的努力,不要讓社會組學生成為弱勢中的弱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