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數A可以難 但怎能失去鑑別度

今年學測數A被評為「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我想一點也不為過。然而真正的問題是當整份考卷已經讓程度中上學生與程度相對差的學生的成績不相上下,甚至頂尖學生也無法凸顯優勢,那其鑑別度實在備受質疑。
過往學測就時常被檢討每年難易度相差太大,但如今年這般誇張可是第一次。首先,我們必須先認識學測的級分算法。目前的計分方式是,以該科成績前百分之一考生的平均得分除以十五計算,作為級距,依序可得十五、十四、十三……○級分。這樣的算法導致在遇到今年的這般情況時,不是頂尖與中段學生成績落差太大,就是大家成績都很不理想,並且差距極少,而缺乏鑑別度。
實際上,這並非意謂難題題數受到限制,而是「難題的難法」是否能測驗出考生的程度。顯然,今年的試題不僅缺乏基本題,連難題的鑑別度都很不理想。試問,當大多數學生的成績都落在差不多的區間,那這還是「學科能力測驗」想看見的結果嗎?
筆者相信命題教授、老師們絕對是用心命題,在試題的創新度上也值得肯定。可是,希望大考中心能聽見考生及高中教師乃至補教業的建議,在命題時多加留意,避免今年的慘劇重演,讓學測喪失它該有的本質。畢竟,參採學測成績的個人申請入學或繁星推薦,依然是廣大莘莘學子的主要升學途徑,實在馬虎不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