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 全民當白老鼠?

新冠Omicron新病毒株正流行,英國為了不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出現與病毒共存的正常生活說法。但WHO也馬上呼籲世界仍處高度流行期,不宜掉以輕心。兩者說法都值深思。
疫情屆滿兩年,或許可簡單回顧一下。疫情之初,新冠確診者致命率約百分之二以上;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料庫最近廿八日疫情數據看,目前除俄羅斯、匈牙利、南韓、越南等國確診致命率百分之一以上仍危急外,大部分確診者眾國家大多降至千分之五以下。
這意味著,這兩年民眾帶口罩、培養洗手習慣、公共場所通風消毒,與施打疫苗下,致命率已降為早期十分之一。若再加上近日輕症有效治療藥問世,或許能讓致命率降至流感水準(約為千分之一至萬分之一)。
但推動與病毒共存時,對病毒特性是否為科研大致掌握,是重要關鍵。目前新冠病毒變異種愈來愈弱,似乎與早期病毒學家預期非常近。但即使未致命,其後遺症仍未充分科學證實。如果在得到更多科學證據之前,貿然推動正常生活,讓市民成實驗者,就不是合理的事,這也是WHO擔心之處。
各國政府仍應收集更多科學證據、努力強化公眾衛生習慣、促進疫苗普及率、提升篩檢量能與緊急救治醫療服務能力(包括治療藥物無虞),才能提供市民正常「與病毒共存」的必要支援。若在沒有充足準備情形下,直接讓市民回到正常生活,為政者可能就是拿市民當經濟發展犧牲品。
洪忠文/出版業(台南市)
月初才信誓旦旦表示,兩劑疫苗覆蓋率達七成,桃機案例只是個案,重演去年大爆發機率相當低;但還不到月底,單日確診數就近百,許多民眾應和我一樣,憂心確診數可能再高,看來這個年節又讓民眾過的提心吊膽。
不管之前已經有幾次圍堵失敗案例,兩年過去了,依舊沒有任何改善;出了事,政府只怪民眾鬆懈、沒有確實實聯制。只是疫情指揮中心只會要求民眾自律、趕快去打第三劑,也看不出還有什麼具體防疫作為,讓民眾持續活在染疫恐懼中。府院黨可以傾全力拚選舉,卻無心傾全力防疫,或許對民進黨而言,年底縣市長選舉布局,比防堵疫情更重要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