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核食 應要求日本負起責任

日媒報導日本核食即將出口來台一事,執政的民進黨正挾萊豬公投過關之威,明的以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的經濟理由,暗裡則是不言說的為納入「周邊有事」安保,積極營造開放態勢;然國民黨內部卻對是否堅持反核食進口而意見不一。正當人們習慣性的把核食來台問題聚焦在朝野藍綠政治層面時,卻忽略了日本政府對此應有的責任問題。
日本核食進口與否,涉及人民健康的切身問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人士稱不會向台灣出口有健康疑慮的食品,並從科學依據和國際標準的角度,質疑台灣對日本食品的管制措施。台灣政客也多以此理由有意放寬核食來台,最奇特的是有綠營民代稱可把核食改稱為「福食」的荒謬提法。這種拿所謂科學數據或國際標準為藉口的政客們,實已放棄應守護人民權利的基本責任,顯示台日政客在做重大決策時,常逃脫自身責任,棄守政治倫理和立場。
日本政府不負責任的問題一直被世人批評。歷史上的侵略戰爭責任及二戰期間慰安婦、強擄勞工等問題,至今仍未徹底解決;新近則除大震災導致的核食問題外,日本堅持排放核汙染水到海洋,更引起日本國內人民、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性的抗議和反對。
正因為台灣與日本官方如出一轍的「去責任化」言語行動,加上在野黨應對無力,讓民眾覺得當前的政治文化顯得極為粗率和貧困。前者是不顧先前公投已表達的反對核食進口民意而要強行輾壓,後者是除了抽象原則的宣示外,無法激起更有活力創意方式以代表民意訴求。然這無疑是藍綠各陣營皆體認到民進黨執政當局威權的力量,幾已喪失了構建合理可能和政治想像的創造能力,成為台灣政治與社會發展的危機根源。
如果台灣沒有正面要求日本政府在核食、核汙染水的責任問題上,應有積極的回應與處理,依日方態度豈不等於是把責任推給台灣。如此將使人民乃至行政官僚體系,更為退縮成沉默。若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以萊豬之例,民眾或食品進口商恐也會「自肅」,以自求多福,結果明顯不利社會進步發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