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縣市合併 資源共享 提升效能

最近從新竹縣市合併到基隆與新北合併,成為政壇熱門討論的話題。對於這兩個地區想推動縣市合併,一般看法是選舉考量,畢竟目前基隆與新竹的市長,都面臨第二任無法繼續參選處境。如能合併縣市,兩位市長皆可繼續參選。
跳開選舉考量,以國家或地方治理需要來看,目前台灣的行政分區,無論就治理效率與資源分配,都面臨需要全面檢討的時刻。台灣進入現代治理始於日治時期,日本治台時台灣行政分區只有六個州,分別是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與花東等州,至今看來無論從人口、地形、資源、交通與生活圈各面向,都還相當符合目前台灣各地區的現況。台灣光復後,從原本的六個州改成十六個縣市,有當時分而治之的統治考量。當初的政治考量與環境,如今都已不復存在,反而太多的行政區劃分,稀釋了各地資源整合的可能,也阻礙地方行政效率提升與各地特色發展的機會。
如今又因六都的設立,及地方與中央財政劃分法的修法,造成六都與其他縣市的財政資源差距加大。因此,同樣是國民,只因住的行政區不同,就沒能享用同樣的國家資源與福利。而非六都的各縣市政府,也因行政與財務資源的落差,無法與六都同步發展,產生發展的瓶頸。無論從國民待遇的公平性,或地方政府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縣市合併的規畫與重劃,排除選舉考量外,已到需嚴正面對的時刻。
現在全民應共同來思考討論台灣合理行政區域劃分的議題。其實這件事在當初廢省時,就應一併處理,但有時重大政策的推動,需要有政治大環境的配合。如今看來,這樣的政治氣氛已在形成中,而日治時期台灣分成六個州,是這個討論中值得參考的雛形。各界可趁此時機,構思能使台灣各地百姓共享國家資源,各地政府效能可一起提升,台灣能長治久安的合理行政區域劃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