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款,是蔡政府的情緒收編

台鐵太魯閣號的意外,何以政府在明顯是人為疏忽,明知對於受難者的賠償、撫慰應在政府的經費之內「循預算程序辦理」,卻在募款目的都還來不及說清楚之前,就主動設立帳戶,積極「接受」捐款?
原來,並非政府拿不出這筆錢,也非有明確的善款運用構想,而是一次精心設計、城府極深的「情緒收編」的高招。因為,你一旦被溫情所感動,捐了錢,你心理上就成了這件災難的一部分,對於也在災難中的政府就少了一份責難的動力,其對於事件本質的認知與究責的態度就傾向於接受政府的說詞,該負責任的官員與政府就比較容易脫身。
考察民進黨崛起的過程,可以說是一連串成功「收編」的過程:在第一階段,它利用部分台灣人對於國族認同的差異,極有效率的收編了為數眾多的對中華民國疏離、對台灣歷史具悲情意識、對中國大陸深懷敵意與貶意的人民,成就他今天的政治勢力。
第二階段則是高舉各種基本上源於西方進步國家的價值,收編了一群嚮往這些「進步」價值的環保人士、傾同團體、以及同情弱勢的左傾力量,雖然「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對這些進步價值始亂終棄,但畢竟已經鞏固了其政治板塊。
現在則是進化到利用社會不幸事件,借力使力,並利用其領導人性別優勢製造出來的溫情形象、以側翼與網軍壓制異議製造風向,不但閃躲其執政不力、弊案叢生的責任,甚至逆勢操作,最後竟屢屢能夠「化危機為轉機」,其躲閃騰挪的本事,實在令人不得不敬佩、敬畏,嘆為觀止。
這次事故發生之後,高層先是靜默一下子,評估已經捱過如同核彈的第一次攻擊的衝擊之後,再度展現其高超的求生本能,並且利用國人對於受難同胞的同體大悲的心情與愛心,竟在其「收編」的序列中,極有機巧地找到一個脫身的支點。
對於台灣人心靈動態掌握如此到位,全黨對外的黨派性格如此齊一、組織側翼鐵衛的效能如此純熟,這樣的政黨不能取得政權簡直沒有天理。但它的「認同收編」撕裂了台灣族群、燃起海峽的狼煙;它的「價值收編」摧毀傳統價值與道德倫理且未能有足夠的說服力建立新倫理;現在竟連台灣人的情緒也要收編,加深台灣社會的理盲與濫情。由這樣以「術」治國的政黨來治理國家,真是一件好事嗎,恐怕值得國人深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