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超級金融海嘯又要來了?

拜登新政的超級大撒幣措施,對於國內個體產業經濟及勞動就業振興復甦效應,猶在未定之天;但對全球總體經濟衝擊可能帶來新一波金融海嘯,引發莫大驚恐。
歷經川普貿易戰及Covid-19疫災重創後,白宮及多數經濟學者都主張,必須有龐大經濟刺激計畫來振興。日前眾議院通過一點九兆美元經濟救助計畫;旨在為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家庭和企業財政支援。拜登新刺激方案,加上過去一年川普連續多次紓救,實際祭出五兆美元的「印鈔救市」,占美國GDP卅%;兩黨以為動用如此龐大財政支出,應足激勵經濟成長。
但是國際市場在關注,美國大撒幣會否對經濟振興與美元弱勢化產生衝擊影響的同時,不忘注意拜登競選時即承諾二兆美元投向經濟基礎設施建置,藉綠色經濟救失業政見。如此,實際將祭出達七兆美元的超級行動,豈止是「美國錢淹腳目」。
美國第一次印鈔救市,是二○○九年,直到一四年共推出三波QE政策,使貨幣發行從八千億膨脹到三點五兆美元,所幸直到一七年美債在世界金融市場仍受歡迎,美國幸未遭通膨威脅;可今天,新印鈔救市倍增發行逼近九兆美元,讓國際投資人對於美國投資環境產生疑慮,爭相出走;國際社會更引發拋售美債潮,使拜登印鈔救市四分之三以上得由Fed收拾,則美國通膨不暴衝、利率不加碼走高、美元不更弱勢,也難。
連番「超級大撒幣」,立即代價是美債比例,從二○二○年底占GDP的一○○%,暴增到一六五%,比所有歐洲國家還要高很多;與此同時,為緩衝超高債息,或將動用非經濟的政治壓力,讓利率下降到○,甚至不排除負利率。
若是零利率或負利率,將使資本市場資產定價基準變調,繼續推高股市泡沫,受害的是投資人。以美國為例,企業盈利下跌,但市場無風險報酬率,過去一年多沒太大變化;然消費者偏好波動卻出奇大,結果愈發促使全球股市邁向泡沫。
最大風險在,「美國錢淹腳目」的流動性總有撤出或泡沫爆破的一天。流動性一旦爆破,或將像二○○八年次貸風暴,屆時將是新一波金融海嘯危機的節點。
必須正視的是,次貸風暴事發於民間金融服務業融資貸放泡沫化;今天,是美國宏觀政策調控的Fed貨幣濫發泡沫化;兩者對實物經濟與象徵經濟的廣度深度衝擊,是完全難以相比擬的。當然,「拜登泡沫」必然百倍於「次貸泡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