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補助 精準分配助解套

為有效解決鳳梨出口到中國大陸問題,及避免影響國內價格,我們應先檢視目前的作法是否真能解決短期問題。
就事論事,對岸既然以檢疫為由,則我方就應正面回應。對岸既然以有害生物及生物安全為由,我們就應該再徹底檢視鳳梨及所有農產品外銷供應鏈環節,以達到檢疫合格率為目標。
農委會打算花十億元處理此次鳳梨事件,相當於以維持國內每公斤廿一元均價處理減少的外銷量,且打算將輸陸的三萬噸轉移至其他國家,其餘二萬噸轉為加工。基本上,就是要將出口量阻絕於國內鮮食市場之外,以免價格重挫。十億元都用在出口獎勵、運費補助,或行銷活動,但卻看不到對於防檢疫及外銷供應鏈相關設施及人員的獎補助,這不是目前更要根本加強的嗎?
從外銷供應鏈環節言,採收後處理的農藥殘留檢驗、生物防治、包裝場、處理場、檢疫人員及機制改善,不見相關資源分配中。我方希望跟對岸協商,但在條件沒有努力改善前,對方如何願意來談?
國營事業及民間團體踴躍預購鳳梨,採購量四萬多噸超過原本外銷量,但這些採購可能只是種表態,或原先即會購買的內銷量,若是沒有將原本出口量阻絕於國內鮮食市場之外,國內價格依然會受影響。
最精準採購應是向有外銷大陸實績的農民採購,才可使實際受害農民受惠。同時,對於既有內銷次級品,也宜鼓勵去化加工或堆肥,讓原本外銷優質鳳梨替代內銷並提升品質,則鳳梨價格可望不跌反升。
最近十年,鳳梨等水果出口集中度,九成以上在大陸是隱憂;不過政府要鼓勵分散外銷市場作為也很有限,主因我國防檢疫及品質供應鏈管理,做得不夠徹底;如面對更高標準要求的日本就難通關,當務之急仍是將基本功做好再說。
短期內要轉移三萬噸到其他國家談何容易。個人以為,最有潛力的是澳洲。澳洲近來與我國有同樣命運,都受到大陸禁止進口;受禁的澳洲龍蝦、紅酒可與我鳳梨互有需求,剛好日前農委會宣布澳洲政府同意我去冠芽鳳梨鮮果實輸澳檢疫條件,政府可打鐵趁熱洽談「對等貿易」,也就是雙方均有進有出,維持基本收支平衡,我出口鳳梨五千萬美元,換回等值進口澳洲龍蝦及紅酒。
危機就是轉機,十億經費得之不易,要能對症下藥,精準分配補助資源,既能解決短期問題,又能藉機改善基本問題,未來我國農產外銷才可以走得更長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