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兩道禁令 大陸開始經貿制裁?

今年以來,短短一個月內,大陸對我銷陸農產品貿易連續出台兩項禁令。其一為肉類及其加工品,其二為三月一日起的鳳梨。肉品的禁銷,與蔡政府宣布開放進口美國含萊克多巴胺之豬肉有關。鳳梨的禁銷,檯面上的理由是檢疫出現有害蟲類,但是時間如此巧合,深層緣由頗為耐人尋味。
時間之巧合,係指蔡政府剛才調整國安、外交、兩岸高階人事改組之際,我方兩岸路線可能重新檢討的開端。
回顧蔡政府五年來,大體上一味唱和美國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並採取聯美抗陸(國台辦用詞)政策,成為美中博弈大局中的美國馬前卒。在內政上則大搞各領域上的去中國化。
此外,在經貿上,依大陸海關總署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一四○五點二億美元。依我方財政部統計,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也有八六六點七三億美元,台灣已成為大陸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
在蔡政府聯美抗中又享受鉅額貿易順差情境下,大陸涉台學研機構及網友常有「窮台論」的說法。「窮台論」的直白解讀即為,妳不能一邊大賺我的貿易順差,又一邊明搞對抗加上暗搞台獨。所以在去年兩岸ECFA屆滿十周年之際,即有不少是否終止協議的論戰。
在二月最後一個工作日,由大陸海關總署突擊式的宣布,不啻是一個先期警訊。基本於窮台論上的中共對台經貿制裁可能已將展開。此次先選鳳梨產業試點,一來貿易額去年約四九八七萬美元(約十四點九億新台幣),於總體兩岸貿易占比甚微。二來鳳梨主力產地在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均為綠營傳統鐵票票倉,堪稱精準突擊。
首擊肉品銷陸市場,次擊鳳梨銷陸市場,還有下一個產業嗎?問題的根本解決,可能還需蔡政府兩岸政策的大轉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