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環境民主 讓藻礁公投吧

民間團體發起珍愛藻礁公投,近日升溫成藍綠之爭,如果三月十六日送件時能達到門檻而成案,八月廿八日公投日,就會和核四重啟公投同時投票,讓全民共同檢視全盤能源政策,深化公民社會的環境民主。
國民黨攻擊民進黨,過去支持藻礁,中央和地方全面執政後卻破壞藻礁;民進黨也反擊,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最初是國民黨提案開發,民進黨已做調整。從民眾角度看,這是兩大黨輪流執政結構,若選制不改,第三黨無法取得與選票相應的席次,「換位子換腦袋」鬧劇,就會反覆上演。
保護藻礁環保團體,守護環境的主體性始終如一,不論是哪個黨執政。民進黨側翼網軍卻企圖幫民進黨與環保團體斷捨離,難道靠民族主義就能永遠執政嗎?這絕非民主政黨永續經營的好策略。
另一方面,擁核派也不會放棄蹭聲量機會,像利用反燃煤空汙議題那樣,對於護藻礁團體冷言嘲諷,甚至說私下有密約。國民黨應該要深化能源和生態保育論述,並與極端化的言行切割,以避免民進黨和網軍指控,好不容易對環保伸出友誼的手,還要被認為別有所圖,效果大打折扣。
藻礁公投志工們充滿熱情,從去年十二月開始第二階段連署,在街頭湊到十五萬份連署書,獲得環保網紅、潛水和水上活動名人、意見領袖的表態支持。在農曆年後加速更讓執政的府院黨總動員因應。環保團體原本對各黨派並無定見,開了上百場記者會,未受主流媒體青睞,遇上突然暴紅的網路霸凌,歷經這場政治風暴的壓力測試,台灣的公民社會會更加強健。
如果藻礁和核四同時公投,表面上,民進黨兩者皆不同意,國民黨兩者皆同意,難逃藍綠對決的窠臼。但二○二○年政黨票分布,兩大黨各三分之一,投給各小黨占三分之一,其中民眾黨、時代力量、綠黨的支持者合計占兩成多,可能傾向對藻礁投同意票,但中間選民以自主獨立判斷自豪,不一定完全接受小黨主張。
現在關於藻礁討論的各個題目,當年因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的獨斷,無法在環評充分討論,未來只要公投成案,執政團隊就必須用理性和科學證據,來說服民眾,不能像之前環評,只靠少數官員鐵票。民進黨主導修法不綁大選,若擔憂政黨對立、偏激言論與人身攻擊無法有效溝通,就應該修法在公投程序,建立聽證等溝通平台。
既然環評體制已失靈崩潰,不論支不支持藻礁,都應該給七千六百年的藻礁一個公投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