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東風雨露 先「春風化雨」

日前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受訪時表示,期待兩岸關係能春暖花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稱,兩岸曾經有過春暖花開,春暖需要東風,花開需要雨露,東風雨露就是「九二共識」。
進一步解讀東風雨露,涉及相關層面或議題甚廣,但若先由教育文化切入,許多兩岸又暖和且開心的話題,值得回味。
大陸來台就讀的交換生(短期一至二學期)或學籍生(就讀一至四年取得學士學位),普遍水平很高。各大學對陸生的照顧周到,開放陸生選修任何課程,比如原新聞或社會本科者,在台被允許修習管理學科等;甚至有旁聽研究所或EMBA課程,大學大多不會拒絕,陸生在課堂的學習快樂,成績表現也佳。
陸生請求台灣老師撰寫推薦信函,申請台灣或歐美海外各研究所,數不勝數。根據許多大學概估,申請台灣研究所陸生成功率八成以上。陸生與台灣老師的關係,非但不是「已讀不回」,而是溫暖愉悅。
請看去年五月一位陸生女孩寫給台灣教授的微信全文:「謝謝老師給我寫的推薦信,申請研究生方面,英國我也拿了很多的offer,不過最後決定是去香港理工大學,希望接下來的一年,疫情可以隱定,兩岸可以通關,我可以再去台灣拜訪您。」
這位女陸生也申請到台灣的研究所,她首選是來台就讀,雖沒明說但深知因兩岸關係她來不了,很技巧寄望疫情緩和後,兩岸能回復往昔她所熟知快樂的學習環境。
不只兩岸師生有良性互動,教授間共同申請大陸自然或社會國家基金,台灣許多管理學門教授擁有國際期刋論文的優勢,配合大陸研究人力充沛,合作成功申請者不在少數。
善意與友誼需要雙向。請大陸開放各類陸生來台就讀,同時開放陸客來台,這是擴大相互了解的基礎。台灣則鬆綁大陸出版品在台規定,及教育或文化界人士前往大陸限制。同時,任何歧視性或不尊重字眼,不應再現於雙方對話中。
歷史會評價兩岸領導者的倫理作為,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去年中出書《強權者的道德》忙著「幫總統打分數」,當時川普尚未卸任也有初步打分數。當權者的道德期中成績單中,川普有三項評為「劣」,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功能」。
這項評比是聚焦領導人的道德抉擇,不可有狹隘眼光,切勿忽視教育等事務,因為,「春風化雨」或可喚來另項共識的「東風雨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