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 勿淪「軍備競賽」

無論你是剛確認學測成績的高三學生,或是即將面對新式考招的高一、高二學生,學期開始的當下,你感到焦慮不安嗎?
在一○八課綱與連動的考招變革下,新課綱透過鬆綁必修學分,增加選修與實作等彈性,希望能讓高中生找到學習興趣與志向。這些用心值得同學細心體會,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然而,多年以來在大學從事數學教研工作的我們憂心,鬆綁後的課綱規範與其連動的考招搭配,也可能帶來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的不完整,影響各位進大學以後的學習與發展。
一般而言,理工科系教授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不同科系間容或有差異,但對於數理科目審查重點,不外乎是科目內容的掌握與學習動機的強弱,因此在學習歷程檔案準備上,應該著重在如實呈顯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與知性成長的心路歷程,不要落入華而不實的「軍備競賽」。
同學最該注意,自己平常學習狀況,因爲考試成績跟學習成效息息相關。呼籲每位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上要回到課本,透過充分掌握基本數學觀念,與公式推導背後的邏輯與整體脈絡,就能學好數學,而非只透過參考書、講義、測驗卷進行刷題式學習,卻不求甚解。
舉例說,大多數人都知道指數定義,也能進行指數函數的計算,卻從沒想過,當指數函數f(x)=2^x的x等於π時,怎麼能計算f(π)值呢?因爲無法安排π個2連乘在一起啊!
本會成立教育議題工作小組,並針對教大一微積分老師進行「大學與高中數學教學落差」調查與分析,此外,我們正收集數學學習材料,放置於數學會教育資源網頁,供想深入學習高中,甚至大學生更多選擇。比如平台就提供多年前高中實驗本的下載,這是我們很推薦的數學教材,完整又適合自學。
要強調的是,學測、指考數學科目不管偏難或偏易,只要平時能掌握正確學習方式,能釐清所有推理步驟,能用自己的話重新講清楚所學內容細節,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大考時,事半功倍取得合理的好成績。學好數學不是依靠聰明才智或反應靈敏,正確的學習方式與深度思考的習慣更加關鍵。
數學不只是解題技巧,其實那只是部分,透過深度學習,掌握核心觀念,同學才能體會到,數學其實教我們如何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計算與解題。數學會提高心智成熟度,強化邏輯與辯證能力,有助多元發展與在其它領域的學習,是一種帶得走的能力。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學好數學,享受思考的樂趣,進而領悟數學概念與思維之美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