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病人 比封院重要

身為發表了三篇新冠肺炎文獻的科學家(包括高雄金巴黎舞廳的病人個案、第一個澳洲SARS-CoV-2病毒的序列分析,以及鑽石公主號的病毒演化),我對「封院」這個問題,答案是說不。
根據我對鑽石公主號的病毒序列演化的研究,發現在船上病人被封鎖下,若利用中硏院院士李文雄教授或是著名的Tajima's D的數學模型計算,病毒會因為承受演化的壓力,突變速度有加快的現象。若無法根絕互相傳染(基本上不是隔離在負壓病房就不可能根絕),這樣高人口密度的封鎖會讓病毒發生RNA互換的機會大增。基本上整個封鎖區反而會變成一個大型「培養皿」,讓病毒有機會試出一堆突變。
我在文章中對各國政府提出了警告。在有群聚感染時(如醫院、監獄、學校、遊輪、軍隊等),要做的應該是把病人分散,而非封鎖。很高興在第一時間內期刊主編連繫了WHO,WHO重視我的發現並成為決策過程中重要參考依據。而台灣政府有把部桃的病人分散,避免造成任何問題,這點值得肯定。
二○○三年時我剛到美國兩年,卻有同學及學弟林永祥醫師,因為SARS而不幸罹病或甚至過世。我去年寫該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釐清一個長久以來的問題:封鎖一個高人口密度的環境(比方説封院),是否對控制疫情有幫助?還是更糟?另外有兩個實驗室也在我之後,分別獨立發表了鑽石公主號的序列分析,他們的結論都和我的發現十分類似。
在二○○三年SARS期間,當時沒有快速解病毒序列的方法,所以封院決策過程沒考慮到病毒演化可能性。因為分子解序方法及速度在這廿年來有大幅進步,所以我們在二○二○年才有機會探究「封鎖對病毒造成的影響」這個問題。
數學和序列不會騙人,沒有準備的封院,一旦在院內爆發,對病毒的基因突變將產生不可預期的影響,這是在二○二一年當下,台灣決策者必須要努力避免的災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