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疫苗還沒來 病毒先變異

部桃群聚感染擴大,防疫中心陳部長強調是「強勢病毒株」造成,所以傳染快,那究竟是什麽碗糕病毒呢?
去年七月,美國一研究機構指,歐洲新冠病毒持續演化,出現傳染力超強變種毒株,傳到美洲。新變種的G614毒株幾完全取代之前歐美流行的毒株D614。
本月中旬,《細胞宿主與微生物》刊登美國九所大學/研究所廿位病毒學者共同研究,指當打疫苗後,或被病毒感染恢復時,人體產生的中和抗體,具阻止病毒棘突蛋白和人體細胞上ACE2結合能力,使病毒無法入侵宿主細胞內增殖,達到免疫效力。
但當病毒在人際間傳播多代後,這些抗體反而會刺激病毒棘突蛋白基因胺基酸位點,啟動「逃避性變異」,變異後病毒,能逃避抗體之結合作用,且病毒傳染力一般會增強。換言之,感染過病毒痊癒的病患,還是會再被這種變異病毒感染;而當病毒陸續出現兩三個逃避性變異,用早期病毒株為種毒製造的疫苗,恐效力大降,甚至無效矣。
南非出現的多重變異病毒株,其E484K位點變異,被視為是一種逃避性變異株。去年十二月中,此病毒在南非出現,蔓延至歐亞非六十餘國,據知病毒也入侵日本造成流行,台灣只在入境旅客檢測到。南非變種病毒E484K,E為麩胺酸,被K離胺酸取代。該病毒株因501位點變異,其傳染力增強一點五倍,而E484K位點變異,則會使現行疫苗效力下降。目前歐盟發現打了兩劑輝瑞疫苗者,被感染發病案例,是否和此有關呢?
目前部桃群聚感染病毒的多重變異株,除傳染力强外,其中L452R也是一種逃避性變異,會影響現行疫苗效力。希望防疫中心能儘速清除該病毒,否則成為本土性病毒株後,就是有現行疫苗可打,恐怕也枉然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