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福島核食野豬

把野豬肉切成薄片擺盤,排成牡丹花型,做火鍋料理,是日本著名美食。野豬獵捕是在每年十一月中旬才開放,所以「牡丹鍋」是冬季限定(十一月十五日至三月中旬上下)的絕佳菜餚,天寒地凍此刻的當令補品。
二○一一年三月日本福島核電廠核外洩事件,造成許多人工核種,例如銫137、銫134、碘131,在鄰近鄉鎮田野流布。電廠南方的浪江町、富岡町居民隨即被強制撤離,日本政府也展開去除核汙染的工作。六年之後,清汙大體完成,政府允許居民返回鄉里。這六年中,因人跡罕至,原來的鄉野田園成了野豬、狐狸、浣熊、猴子的天堂,物口暴增,災民回到家園,常受野豬騷擾乃至攻擊,野豬動輒百來公斤,獵殺之後,與其掩埋,何不做成牡丹鍋、豬肉排大飽口福?於是乎,研究野豬體內的輻射物質殘餘量成了必要,也成了人們評估輻射物質在食物鏈中積累與流轉的絕佳素材。
日本長崎大學與北京醫學院的學者合作,於二○一九年一月到十二月在福島南方五至十五公里的富岡町地區採集野豬樣本,有一一六頭雄豬、九十七頭母豬,重量從一公斤的小豬仔到一○三公斤的大豬公不等,分析其肌肉中的銫137和銫134放射性活度。
分析結果顯示,每公斤豬肉中的銫放射性從八十七到八一○○貝克(Bq),變化極大,與豬隻大小與年齡也沒有絕對的關係。過去每年也都有類似的野豬採集與分析,樣本數較少,其最高值(饕客所擔心的)曾高達四萬貝克,每年間差異甚大。
究其原因,與野豬的雜食性有關。野豬隨機覓食,吃植物、昆蟲、小型動物;可能的話,松露、蚯蚓和著土壤一起下肚,而研究數據表明,香菇等真菌類(含松露)的銫活性是最大的。學者又根據日本人吃豬肉的習性來計算,如果吃一餐福島野豬肉,有效劑量以青少年到中壯年攝取最多,平均大約是每天零點二到零點三微西弗之間,沒有危險。但如果吃到高含量的野豬肉,有效劑量可達每日五點四微西弗,是攝取一般豬肉的廿倍。
簡單總結:一、福島地區核災變後八、九年來,野豬暴露的人工核種放射性強度仍然很強;二、菇類、松露等食材放射性活度最強;三、如果進口日本核食,千萬要將野豬肉和香菇類排除在外。
(作者為台灣大學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