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棺憾事 火化場設施應改善

日前台南火化場發生靈柩墜地導致遺體外露事件,媒體焦點幾乎都在禮儀師身上,報導其下跪道歉、可能會被解僱等,這對大多數民眾來說,可能是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但是就相關主管機關而言,此乃攸關民眾權益與公共衛生,實不宜等閒而視之。
相較於發生在醫療院所的類似事件,需依安全通報系統進行再發防止措施,但出現在火化場,殯葬業者卻認為摔棺事件責任在禮儀師疏忽,殯葬管理所也表示:「這起意外是禮儀師推送棺木時造成的疏失」、「棺木推車應該沒有撞到火化場的門框,因為門框並未損壞。」民俗專家也談到:過去最怕出殯「撞到門、卡到門」,「翻棺」會影響運勢。
上述說法實令人感嘆,殯葬服務雖因國家級禮儀師證照推動而被視為專業,但在執行作業時發生疏失,卻未聞業管單位為維護民眾權益進行查核,也未見代表勞方的團體替禮儀師發聲。再者根據現場協助將遺體放回棺木的業者表示:當下眾人見狀嚇得尖叫聲不斷,但真正令人頭皮發麻的則是緊急協助的人員都是在無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徒手接觸與搬運遺體,殊不知附著其中肉眼不得見的微生物,一旦被擴散傳染,對於社區的公共衛生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意外事件終究會被淡忘,各火化場仍得繼續運作。雖然過去台南火化場從未發生摔棺事故,既是首例就應誠實檢討並積極改善。其他縣市也不能心存僥倖,應就轄下殯葬設施進行檢核,了解遺體與靈柩移動動線是否順暢,若有潛藏危險,宜儘速與殯葬業者進行座談,研擬作業時應有規範及注意事項,或徹底解決進行硬體設施與空間規畫之改善。
以此次事故火化場為例,是由殯葬業者將靈柩從靈車搬運到火化場所提供的棺木推車後再行推入,不過規畫靈車停放的「棺柩下車處」,其區位與火化場大門相互平行,造成移動靈柩時必須進行九十度迴旋,加上入口處為斜坡地面,同時又得留意推車與靈車間的高度落差,對抬棺人員來說實為挑戰;火化場提供的推車是否有防滑設計、欄圍及固定靈柩的安全裝置等,也是攸關摔落與否因素。再者,殯葬業者當天指派多少工作人員到火化場進行「下棺」作業?現場人員是否都能熟悉火化場動線與設備等,都應該接受檢視,而不是全由下跪道歉的禮儀師概括承受。
當不幸的憾事發生了,雖然因應民俗必須有人出面向亡者下跪請求原諒,但追根究柢,除業者應當承擔責任進行善後外,政府部門也應負起督導與改善之責。另外也盼望社會大眾能從此次的事件覺悟,改變抗爭的態度,轉為積極監督並要求地方政府改善或興建合乎環保與衛生的殯葬設施,讓火化場成為能夠安心上路的人生最後出境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