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 貿「疫」戰新局 台商廣積糧
拜登就職,世界疫情也進入新的階段,台商應該如何因應此一新形勢?
首先,當前對台商是「三脱」的變局,即面對英國脱歐、歐盟脱美及台灣脫中的新局面。各方皆在修補裂痕,不想讓關係惡化,如拜登欲修弭平和歐盟誤解,台向中遞橄欖枝,但冰凍三尺,非一日可解,需要時間和雙方誠心,才有可能解凍。
其次,拜登在「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下,也要對中國「表態」。中美脱鏈要止血,不再讓「仇中」惡化,但對關税、科技戰、智財權保障及人權和新聞安全等課題,不可能放鬆,雙方在「鬥而不破」的處境下,仍維繫著矛盾的「大國相處」關係。
再者,中國在地緣政治與疫情穩定及經濟復甦優勢下,展露其更有信心的政經布局。在與歐盟簽署「投資協定」,並通過RCEP盟主身分,表達加入CPTPP旺盛企圖心,以國際化第一旗手角色,利用其龐大內需市場,打通「一帶一路」歐亞通道,且利用「疫苗外交」,拉攏第三世界,反守為攻,突破美國「印太戰略」的包圍。
此外,橫亙眼前最大的挑戰仍是疫情的惡化與擴散,在歷經南非、英國、巴西及美國變種病毒的肆虐後,各國疫情升高,封城封國已不再是新聞,死傷極可能破一億人,有人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為四%,可能過於樂觀,庚子鼠年的陰影仍籠罩上空,最怕消費不振,供需斷鏈再回頭。
際此情勢,台商最需要廣積糧、穩陣腳。盡可能尋找上市上櫃的機會,並理好與銀行關係,多籌措資金,上中下游要和衷共濟,對客戶做好徵信調查,勿被倒閉連累;不宜放帳,加強現金流的管理。
第二、外銷台商要增兩岸及亞洲三大地區生產據點,避中美關稅戰的影響。不再靠邊站,押注任何一方,重建供應鏈,分散市場和風險,且盡可能拓展當地市場。
第三、台商宜多方深耕大陸市場。利用中國對歐盟開放的新能源汽車、雲計算、金融服務及健康醫療等領域,結合外商共享市場;加上修訂的外商投資目錄,增加半導體、5G、現代物流及商務資訊服務等商機,配合十四五規劃的強調内外雙循環、科技自主硏發、增強供應鏈等作為;同時要善用中國當局對台商實施一連串的友善措施,以及加入RCEP享有對東協出口的優惠,這些商機面廣多元,台商自應評估對己有利的產業,與外、陸商策略聯盟,共拓內外市場。
第四、台商切勿單兵作戰,要以合作方式,升級轉型。由於原物料及能源價格正在回升走掦,台商可利用集體採購降低成本,且可共同硏發以拓展市場,求壯大聲勢。另由於美元走勢持續低迷,匯損驚人,台商除採避險措施之外,可與客戶磋商改用人民幣、日圓及其他幣別,且可共商美元超過某一定的比例,雙方分攤損失的約定。
最後,台商仍在本行及專業面,尋找變化中的永恆,有如鑽石恆久遠的廣告,傳統產業在專業領域和技術扎根方面,仍有食衣住行的基本需求,當不斷的深度扎根,建立客戶的信任和忠誠,奠定創新轉型的永續基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