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合+疫後秩序 俄外交新契機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表示,川普任內連串舉措,造成美國民主斷裂與當前的破壞,六日的國會暴動,標誌「後美國時代」更需要召喚民主國家團結。他認為,美國過去擁有的絕對主導優勢已消退,但這並不意味世界會接受中國的領導與放縱混亂。換言之,拜登上任將被期許對內修復撕裂的種族關係和民主機制,對外團結民主國家穩定國際秩序。然而,川普的民粹主義,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美國內政和外交。
與此同時,莫斯科外交界正建構新外交理念。論述大體有幾點:一、是競合關係的並存,爭奪建構新秩序的大國競爭會加劇,但是,新冠疫情大流行仍說明,人類攜手合作對抗共同威脅的需求增加;二、是西方絕對優勢的終結,新冠疫情爆發顯示以美國為首單極體系結束,也是近五百年西方軍事優勢的告罄;三、是彰顯民族認同與國家面貌獨特性的意識增強,探求內部民族意識與其存在價值,伴隨著提高對世界的貢獻程度,彰顯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四、是全球領導力和影響力競爭加劇,未來能夠提供醫療服務品質和帶動經濟復甦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影響者與決策者;五、是世界各國越來越不願意對單一強權進行扈從,採取多邊平衡的外交政策,以作為避險路徑。
毋庸置疑,拜登政府對建構新世界秩序,具關鍵力量,因為國際議題越來越需要透過大國協商機制,控管安全紛歧,並且解決諸多共同危機。新冠疫情擴散,使得全球貧富差距問題突出,疫苗的平均分配和捐贈,是不能被達爾文主義所遮蔽。
許多先進國家都有生產疫苗能力,因此,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擺脫「疫苗民族主義」危機,就更為重要。此外,美國民粹主義興起,不能等閒對待之。俄羅斯是「後蘇時代」首先蒙受國際恐怖主義之害的國家,美國九一一事件後,進行反恐戰爭,殃及歐盟,故消滅國際恐怖主義,需要俄羅斯和美國的合作。再者,川普退出美俄《中導條約》後,未能與俄羅斯延續《第三階段削減戰略性武器條約》;中國加入才能透過這個軍控協商機制,與美國進行定期的戰略溝通與對話,避免區域緊張升高,也能作為世界領導的一極,參與對其他國家進攻型武器擴散的規範。
俄羅斯今年把訪問中國,當作首要外交行程,由於經濟機構仍樂觀評估中國將有百分之二的成長,俄羅斯仍把擴大對中國出口,及拓展雙邊創新科技合作,帶動俄羅斯經濟復甦作為關鍵動力。總體來看,俄羅斯把中美競合關係與後疫情時代對世界的貢獻,當作外交新構想的契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