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媒體的黑手 正是執政當局

中天新聞台今日零時下架。前總統馬英九哀悼即將消失新聞自由,呼籲國際正視,也呼籲美國關心台灣不斷倒退的民主。
或許我們更該探討幾個根本問題:NCC猖狂若此,孰令致之?誰賦予NCC管控廣電媒體的權力?民主國家可有前例?
當年籌設NCC之際,台灣的廣電媒體產業和新聞自由就已經走上了歧途。立法者誤以為,分配、監理通訊頻譜資源、管理通訊技術規範的管理單位,肩負新聞管制的功能。誤以為,衛星及有線廣播電視頻道資源,是公共資產,因此政府有權特許審照、發照、定期換照,並藉著特許制度,介入民營企業組織結構、人事管理、政治傾向與資費標準等範圍。誤以為,透過股權管理可以讓黨政軍退出媒體,殊不知,本身就是放任政府干預、鉗制媒體,何來退出?NCC與有線電視系統/衛星頻道業者間,一方面壟斷消費者權益,一方面存有恐怖平衡的關係。這種恐怖平衡讓利害關係團體,在這次中天換照案中,全數被「和諧」掉了!某些廣電媒體,甚至轉為政府馬前卒,作賤新聞自由。
稍有學術良知的學者應該都明白,NCC的組織法和廣電三法,在民主國家絕無僅有。台灣的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真要大躍進,根本之計,必須徹底推倒這一法理架構!
然而,在台灣這半調子民主政治裡,執政者無不希望掌控媒體,因此政黨輪替後,錯亂的「NCC+廣電三法」架構,依然故我,繼續危害媒體產業和新聞自由。審照、換照、移頻、斷訊、費率審查,同樣戲碼,持續上演,廣電媒體的新聞自由,依然在暗夜裡哭泣。
中天下架,有政黨召開記者會強調,反媒體壟斷更加迫切。其實今日壟斷媒體的,正是執政當局!互聯網經濟興起後,傳統廣電媒體優勢漸失,執政者援引「置入性行銷」,藉詞包裝國家形象、政府形象、城市形象,將預算分配給沆瀣一氣的各家廣電媒體,用商業利益,誘惑廣電媒體並限縮他們的新聞自由。反媒體壟斷,這樣的議題不能不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